|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 ·OFDM技术的发展概述及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 ·OFDM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 第10-12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 第2章 无线信道 | 第13-18页 |
| ·衰减作用 | 第13-14页 |
| ·多径效应 | 第14-16页 |
| ·瑞利/莱斯衰落 | 第14页 |
| ·时延扩展 | 第14-15页 |
| ·相干带宽 | 第15-16页 |
| ·时变性 | 第16-18页 |
| ·多普勒频移 | 第16页 |
| ·多普勒扩展 | 第16页 |
| ·相干时间 | 第16-18页 |
| 第3章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18-26页 |
| ·OFDM系统基本模型 | 第19-21页 |
| ·OFDM系统中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实现 | 第21-22页 |
|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第22-24页 |
|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24-26页 |
| 第4章 OFDM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案 | 第26-33页 |
| ·OFDM系统资源的静态分配 | 第26-27页 |
| ·OFDM系统资源的动态分配 | 第27-31页 |
| ·动态资源分配的根据 | 第28-29页 |
| ·动态资源分配的理论基础: 注水原理 | 第29-31页 |
| ·动态资源分配的多用户OFDM系统 | 第31-33页 |
| 第5章 多用户OFDM系统中动态资源分配的实现 | 第33-66页 |
| ·动态资源分配算法的系统模型 | 第33-34页 |
| ·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 | 第34-47页 |
| ·最佳最小用户信道容量最大化的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 | 第34-36页 |
| ·次佳的最小用户信道容量最大化的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 | 第36-38页 |
| ·仿真性能分析 | 第38-42页 |
| ·改进后的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 | 第42-43页 |
| ·仿真性能分析 | 第43-47页 |
| ·动态功率分配算法 | 第47-55页 |
| ·基于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的功率分配原理 | 第47-51页 |
| ·性能仿真分析 | 第51-55页 |
| ·两种动态资源分配算法性能仿真比较 | 第55-66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6-69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6-67页 |
| ·对进一步研究的考虑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缩写语 | 第72-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