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该研究的创新成果 | 第14-15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15-25页 |
·技术创新概念解析及其理论渊源 | 第15-19页 |
·技术创新 | 第15-17页 |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内容、类型、设计及创新过程 | 第17-19页 |
·技术联盟 | 第19-25页 |
·技术联盟概念解析及其理论渊源 | 第19-20页 |
·技术联盟建立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技术联盟的类型 | 第21-22页 |
·技术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 | 第22-23页 |
·技术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的途径 | 第23-24页 |
·合作伙伴的评价 | 第24页 |
·技术联盟的运行过程与机制 | 第24-25页 |
第3章 中小企业技术联盟机理研究 | 第25-35页 |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概况 | 第25-28页 |
·中小企业概况 | 第25-26页 |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 第26页 |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因 | 第26-27页 |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困境 | 第27-28页 |
·人才缺乏 | 第27-28页 |
·R&D经费投入不足,缺乏技术创新实力 | 第28页 |
·中介服务薄弱,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 | 第28页 |
·中小企业利用技术联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机理 | 第28-35页 |
·中小企业技术联盟概况 | 第28-30页 |
·中小企业可能采用的技术联盟模式 | 第30-32页 |
·产学研合作 | 第30-31页 |
·国际技术合作 | 第31-32页 |
·中小企业技术联盟模式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可行性分析 | 第32页 |
·中小企业技术联盟模式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成效分析 | 第32-35页 |
·技术创新能力意识的提高 | 第32-33页 |
·拓展国际市场视野、接近挑剔客户 | 第33-34页 |
·技术上国际标杆看齐 | 第34页 |
·海外发展技术 | 第34-35页 |
第4章 宇通重工技术联盟模式的选择 | 第35-47页 |
·企业基本情况 | 第35-36页 |
·宇通集团简介 | 第35页 |
·宇通重工简介 | 第35-36页 |
·宇通重工技术联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 第36-44页 |
·宇通重工产业地位分析 | 第36-38页 |
·宇通重工业务行业分析 | 第38-40页 |
·宇通重工业务组合分析 | 第40页 |
·宇通重工公路维护产品发展优劣势分析 | 第40-41页 |
·宇通重工技术能力分析 | 第41-44页 |
·宇通重工技术联盟的模式选择 | 第44-47页 |
·宇通重工技术联盟模式 | 第44-45页 |
·宇通重工选择技术许可模式的必然性分析 | 第45-47页 |
第5章 宇通重工技术联盟运行过程与机制分析 | 第47-65页 |
·技术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机制 | 第47-53页 |
·技术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途径 | 第47页 |
·技术联盟合作伙伴的评价 | 第47-49页 |
·技术联盟合作技术-沥青碎石同步封层技术的评价 | 第49-50页 |
·技术联盟合作产品的评价 | 第50-53页 |
·宇通重工技术联盟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53-55页 |
·宇通重工技术联盟的成本分配机制 | 第53页 |
·宇通重工技术联盟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53-55页 |
·宇通重工技术联盟的风险防范机制 | 第55-58页 |
·产品市场预测风险 | 第55页 |
·技术联盟双方的合作风险 | 第55-56页 |
·技术联盟合作产品的成本风险 | 第56-58页 |
·宇通重工技术联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运作机制 | 第58-63页 |
·技术联盟运作流程 | 第58-60页 |
·日常运作保障机制 | 第60页 |
·宇通重工通过技术联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机制 | 第60-63页 |
·宇通重工技术联盟的保障机制 | 第63-65页 |
·资金保障 | 第63页 |
·人员保障 | 第63页 |
·设备保障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