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监控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系统开发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 | 第14-18页 |
·计算机监控技术 | 第14页 |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组成 | 第14-15页 |
·操作层 | 第14页 |
·通讯控制层 | 第14-15页 |
·数据采集层 | 第15页 |
·通讯网络 | 第15页 |
·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体系结构 | 第15-17页 |
·分布式监控系统和集中式监控系统的比较 | 第17-18页 |
第3章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18-35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8-19页 |
·系统的组成 | 第19-20页 |
·软件系统框架设计 | 第20-22页 |
·通讯控制站软件设计 | 第20-21页 |
·操作站软件设计 | 第21-22页 |
·WEB服务软件设计 | 第22页 |
·数据结构设计 | 第22-34页 |
·模拟量类型 | 第23-24页 |
·开关量类型 | 第24-26页 |
·计算量类型 | 第26-28页 |
·SOE报警记录结构 | 第28-29页 |
·模拟量报警记录结构 | 第29页 |
·计算量报警记录结构 | 第29页 |
·普通开关量报警记录结构 | 第29页 |
·普通报警通用记录结构 | 第29-30页 |
·系统信息及硬件状态记录结构 | 第30-31页 |
·命令消息结构 | 第31-34页 |
·系统的特点 | 第34-35页 |
第4章 系统实时性技术分析 | 第35-52页 |
·实时控制领域的应用研究 | 第35页 |
·以太网实时性分析及数据通讯协议设计 | 第35-43页 |
·以太网实时性分析 | 第35-37页 |
·实时通讯协议 | 第37-38页 |
·数据通讯队列设计 | 第38-39页 |
·数据通讯协议设计 | 第39-43页 |
·MODBUS应用协议在TCP/IP上的实现 | 第43-45页 |
·MODBUS报文传输服务 | 第43-44页 |
·通讯结构 | 第44-45页 |
·TCP连接管理 | 第45页 |
·实时任务调度实现 | 第45-50页 |
·排队论 | 第46-49页 |
·排队模型及实时性分析 | 第49-50页 |
·TCP连接响应的分析 | 第50-52页 |
·TCP流量分析 | 第50-51页 |
·TCP公平性与兼容性 | 第51-52页 |
第5章 系统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 | 第52-67页 |
·底层控制子网接口设计 | 第52-53页 |
·OPC XML DA服务器的设计 | 第53-55页 |
·以太网接口设计 | 第55页 |
·可视化监控设计 | 第55-63页 |
·EplGUI 往 Liod开发板上的移植 | 第56-59页 |
·客户端图像监控浏览技术实现 | 第59-63页 |
·远程监控通信测试 | 第63-67页 |
·系统测试方案 | 第63页 |
·测试数据 | 第63-6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