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知识产权滥用与反垄断法规制的理论分析 | 第10-18页 |
一、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构成要件 | 第10-11页 |
(一) 权利滥用及知识产权滥用 | 第10-11页 |
(二) 知识产权滥用的构成要件 | 第11页 |
二、知识产权滥用与垄断的关系 | 第11-13页 |
(一) 垄断的界定 | 第11-13页 |
(二) 知识产权滥用与垄断的关系 | 第13页 |
三、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13-18页 |
(一) 反垄断法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 第13-14页 |
(二) 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14-18页 |
第二部分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表现形式的反垄断法分析 | 第18-25页 |
一、联合限制竞争行为 | 第18-20页 |
(一) 横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 | 第18-19页 |
(二) 纵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 | 第19-20页 |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 第20-23页 |
(一) 拒绝许可 | 第21页 |
(二) 搭售行为 | 第21-22页 |
(三) 歧视待遇行为 | 第22页 |
(四) 掠夺性定价 | 第22-23页 |
(五) 过高定价 | 第23页 |
三、企业结合行为 | 第23-25页 |
第三部分 国外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立法状况及其借鉴 | 第25-36页 |
一、美国立法状况 | 第25-27页 |
(一) 美国反垄断成文法的一般介绍 | 第25页 |
(二) 美国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相关立法 | 第25-27页 |
二、欧盟立法状况 | 第27-30页 |
(一) 欧盟反垄断立法的一般介绍 | 第27-28页 |
(二) 欧盟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相关立法 | 第28-30页 |
三、日本立法状况 | 第30-32页 |
(一) 日本反垄断立法的一般介绍 | 第30-31页 |
(二) 日本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相关立法 | 第31-32页 |
四、国外反垄断立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2-36页 |
(一) 反垄断法出现趋同化现象及其借鉴 | 第32-34页 |
(二) 各国在知识产权反垄断方面的差异及其借鉴 | 第34-36页 |
第四部分 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立法思考 | 第36-48页 |
一、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立法现状与不足 | 第36-41页 |
(一) 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立法现状 | 第36-40页 |
(二) 立法不足 | 第40-41页 |
二、我国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立法依据 | 第41-44页 |
(一) 宪法依据 | 第41-42页 |
(二) 国际公约、文件的相关条款中的依据 | 第42-44页 |
三、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立法规制建议 | 第44-48页 |
(一)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规定及其不足 | 第44页 |
(二) 立法建议 | 第44-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