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地质学论文--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论文--海洋沉积论文

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12页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9-10页
   ·研究现状第10-12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12-20页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12-13页
   ·研究区沉积物分布格局第13-15页
   ·研究区水文和流场第15-20页
     ·长江径流第15-16页
     ·潮汐第16-17页
     ·潮流第17-18页
     ·沿岸流第18-19页
     ·台湾暖流第19页
     ·黑潮第19-20页
第3章 研究材料与分析方法第20-23页
   ·研究材料第20-21页
   ·分析方法第21-23页
     ·粒度分析第21-22页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第22-23页
第4章 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类型第23-43页
   ·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及分布第23-25页
     ·砂粒级第23-24页
     ·粉砂粒级第24页
     ·粘土粒级第24-25页
   ·沉积物类型及其特征第25-32页
     ·沉积物类型及其分布第25页
     ·砂(S)第25-28页
     ·粉砂质砂(TS)第28-29页
     ·砂质粉砂(ST)第29-30页
     ·粉砂(T)第30-31页
     ·粘土质粉砂(YT)第31-32页
   ·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第32-41页
     ·平均粒径(Mz)的分布第33-35页
     ·标准离差(σ)的分布第35-36页
     ·平均粒径(Mz)和标准离差(σ)横纵断面研究第36-39页
     ·偏度(Sk)的分布第39-40页
     ·峰态(Kg)的分布第40-41页
   ·小结第41-43页
第5章 沉积物粒度特征对沉积环境的指示第43-58页
   ·研究区沉积环境分区第43-50页
     ·方法及思路第43-44页
     ·样品聚类(即Q 型聚类)第44页
     ·各沉积环境粒度统计特征第44-46页
     ·研究区各沉积环境动力特征第46-50页
   ·各沉积环境粒度特征对沉积环境指示第50-56页
     ·概率累积曲线特征及其意义第50-52页
     ·粒度散点图及其指示意义第52-54页
     ·Pejrup 分类、砂/泥的比值及其意义第54-56页
   ·小结第56-58页
第6章 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第58-81页
   ·常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特征第58-63页
     ·常量元素含量分布第58-62页
     ·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第62-63页
   ·元素的相关性第63-67页
   ·元素的粒度效应第67-70页
   ·元素与Al_2O_3比值及其地质意义第70-71页
   ·元素富集因子第71-73页
   ·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区第73-75页
   ·因子分析及元素分布的控制因素第75-79页
     ·近岸区域元素组合特征及其意义第75-77页
     ·东海陆架区元素组合特征及其意义第77-78页
     ·研究区元素分布的控制因素第78-79页
   ·小结第79-81页
第7章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致谢第87-88页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远程教育中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论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及其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