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汉乐府接受史论(汉代—隋代)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绪论第11-15页
第一章 两汉乐府生成期的传播和接受第15-55页
 第一节 汉乐府诗的产生与分类第15-36页
  一、郊庙歌辞第18-23页
  二、鼓吹曲辞第23-25页
  三、杂舞歌辞第25-29页
  四、相和歌辞第29-33页
  五、杂曲歌辞第33页
  六、琴曲歌辞第33-34页
  七、杂歌谣词第34-36页
 第二节 汉乐府在当时的传播与接受第36-55页
  一、汉乐府的演唱第36-47页
  二、史书的记载第47-52页
  三、汉乐府的受众构成及其影响第52-55页
第二章 曹魏时期汉乐府的接受第55-72页
 第一节 曹魏时期汉乐府的演唱第55-59页
  一、汉雅乐在曹魏时期的演唱第55-57页
  二、汉相和歌曲在曹魏时期的演唱第57-59页
 第二节 曹魏诗人对汉乐府的接受第59-72页
  一、曹魏诗人的乐府诗创作概况第59-62页
  二、曹魏诗人接受汉乐府的具体表现第62-72页
第三章 两晋时期汉乐府的接受第72-100页
 第一节 两晋学者对汉乐府的接受第72-78页
  一、《古今注》对汉乐府的研究第73-76页
  二、《荀氏录》对汉乐府的记载第76-78页
 第二节 两晋诗人对汉乐府的接受第78-100页
  一、两晋诗人的乐府诗创作概况第78-80页
  二、两晋诗人接受汉乐府的具体表现第80-100页
第四章 南北朝及隋代汉乐府的接受第100-176页
 第一节 南北朝及隋代汉乐府的演唱第100-105页
  一、汉鼓吹乐的演唱第100-104页
  二、汉相和歌的演唱第104-105页
 第二节 南北朝历史和音乐著作对汉乐府的接受第105-119页
  一、《宋书》对汉乐府的接受第106-111页
  二、音乐著作对汉乐府的接受第111-119页
 第三节 《文心雕龙》对汉乐府的评价第119-127页
  一、《文心雕龙》对两汉乐曲的批评第119-123页
  二、《文心雕龙》批评汉乐府的原因第123-127页
 第四节 诗文选集对汉乐府诗的收录第127-135页
  一、《文选》和《玉台新咏》对汉乐府诗的收录第127-131页
  二、南朝学者对汉乐府态度的比较第131-135页
 第五节 南北朝及隋代诗歌对汉乐府的接受第135-176页
  一、刘宋诗人对汉乐府的接受第135-150页
  二、齐梁陈隋及北朝诗人对汉乐府的接受第150-172页
  三、南北朝民歌对汉乐府的接受第172-176页
附录: 接受史个案举隅:《陌上桑》的接受史第176-204页
 第一节 《陌上桑》的传播与评价第176-188页
  一、汉魏六朝时期:载入史书,研究起步第176-180页
  二、唐宋时期:传播广泛,研究深入第180-184页
  三、元明清时期:评析的细致与深入第184-188页
 第二节 后代作者的借鉴和模拟第188-204页
  一、对《陌上桑》的借鉴第188-190页
  二、《陌上桑》的拟作第190-201页
  三、《陌上桑》拟作产生的原因第201-204页
结束语第204-209页
参考文献第209-216页
后记第216-2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218页

论文共2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激光脉冲噪声理论分析及实验测量
下一篇:基于眼动仪的高速公路广告牌对安全驾驶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