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3页 |
一、《乔家大院》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1页 |
四、论文的主要观点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意蕴:当代商业意识形态的文化寻根和置换 | 第13-27页 |
第一节 寻根──《乔家大院》中的儒商文化 | 第14-21页 |
一、乔致庸的儒家思想 | 第14-17页 |
二、乔致庸的商业精神 | 第17-20页 |
三、“儒”、“商”合一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置换──建构当代商业意识形态的文化支柱 | 第21-27页 |
一、儒商文化的意识形态分析 | 第21-22页 |
二、建构当代商业意识形态的文化支柱 | 第22-27页 |
第二章 生成:主体·欲望·平台 | 第27-38页 |
第一节 主体的建构──商业群体与商业意识形态 | 第27-30页 |
一、社会转型,商业群体崛起 | 第27页 |
二、商业意识形态逐渐确立 | 第27-28页 |
三、三种意识形态的交织整合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当代商业意识形态的诉求欲望 | 第30-33页 |
一、话语诉求欲望 | 第30-32页 |
二、目的:塑形象正地位谋发展 | 第32页 |
三、策略:在博弈中取得文化主导权 | 第32-33页 |
第三节 话语平台──商业题材电视剧 | 第33-38页 |
一、当代商业意识形态与电视的合谋 | 第33-35页 |
二、商业题材电视剧的意识形态作用 | 第35-36页 |
三、《乔家大院》──当代商业意识形态策略的实践 | 第36-38页 |
第三章 价值:促进建构以经济为轴心的中国文化现代性 | 第38-43页 |
第一节 《乔家大院》的文化意蕴有助于理性精神的深入 | 第38-40页 |
第二节 《乔家大院》的文化意蕴有助于世俗性的发展 | 第40-41页 |
第三节 《乔家大院》的文化意蕴有助于自由意识的生成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