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40页 |
·真核生物遗传分析的有力工具------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 | 第16-21页 |
·经典遗传学标记 | 第16页 |
·生化标记 | 第16-17页 |
·DNA 分子标记 | 第17-21页 |
·遗传标记与牛基因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遗传标记与牛的遗传作图 | 第21-22页 |
·牛QTL 定位与标记辅助选择 | 第22-23页 |
·种质资源评价、保护与利用 | 第23页 |
·动物食欲的中枢神经调节和外周神经调节 | 第23-39页 |
·中枢神经调节增食欲因子----增食欲素(Orexins,Hypocretins) | 第24-30页 |
·外周神经增食欲因子----胃饥饿素(Ghrelin) | 第30-39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9-40页 |
第二章 Orexin 基因遗传多样性与黄牛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 | 第40-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5页 |
·材料 | 第40-41页 |
·方法 | 第41-45页 |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 第45-46页 |
·遗传变异系数分析 | 第45-46页 |
·统计分析模型 | 第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9页 |
·牛基因组DNA 检测 | 第46页 |
·Orexin 基因序列变异检测 | 第46-54页 |
·Orexin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 第54-56页 |
·Orexin 基因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与SNP 位点分析 | 第56-57页 |
·Orexin 基因遗传多样性与黄牛生长发育性状相关分析 | 第57-59页 |
·讨论 | 第59-62页 |
·关于PCR-SSCP 分析基因多态性的完整性问题 | 第59-60页 |
·关于Orexin 基因遗传特性分析 | 第60-61页 |
·关于Orexin 基因SNP 突变位点与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关系分析 | 第61页 |
·关于Orexin 基因遗传多样性与黄牛生长性状之间相关分析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三章Ghrelin 基因遗传多样性与黄牛生长性状相关分析 | 第63-7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3页 |
·材料 | 第63页 |
·方法 | 第63页 |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 第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75页 |
·Ghrelin 基因序列变异检测 | 第63-71页 |
·Ghrelin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 第71-73页 |
·Ghrelin 基因启动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与SNP 位点分析 | 第73页 |
·Ghrelin 基因遗传多样性与黄牛生长性状相关分析 | 第73-75页 |
·讨论 | 第75-76页 |
·关于Ghrelin 基因遗传特性分析 | 第75-76页 |
·关于基因遗传多样性与黄牛生长发育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四章 黄牛Ghrelin 基因的克隆与大肠杆菌表达 | 第78-9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8-85页 |
·材料 | 第78-80页 |
·方法 | 第80-85页 |
·结果 | 第85-88页 |
·RT-PCR 和Overlap-PCR 扩增Ghrelin 基因CDS 区 | 第85-86页 |
·Ghrelin 基因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Gh-32 质粒构建与鉴定 | 第86页 |
·蛋白表达与可溶性分析 | 第86-87页 |
·目的蛋白的大量表达和纯化以及浓缩 | 第87-88页 |
·讨论 | 第88-90页 |
·关于总RNA 提取 | 第88页 |
·关于RT-PCR 和Overlap-PCR 两种克隆基因的方法 | 第88-89页 |
·关于Ghrelin 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 | 第89-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第五章 黄牛Ghrelin 基因大肠杆菌表达产物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特异性鉴定 | 第91-10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1-96页 |
·材料 | 第91-93页 |
·方法 | 第93-9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6-99页 |
·Western-Bloting | 第96-97页 |
·间接ELISA 检测抗体效价 | 第97页 |
·HE 染色与免疫组化 | 第97-99页 |
·讨论 | 第99页 |
·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黄牛Ghrelin 基因枯草芽孢杆菌高效表达系统构建 | 第100-11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0-104页 |
·材料 | 第100-101页 |
·方法 | 第101-10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4-112页 |
·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强启动子筛选 | 第104-110页 |
·秦川牛枯草芽孢杆菌表达载体pYG-Gh 的构建与鉴定 | 第110页 |
·pYG-Gh 蛋白表达与SDS-PAGE 检测 | 第110-112页 |
·讨论 | 第112-114页 |
·关于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强启动子筛选 | 第112-113页 |
·关于构建Ghrelin 基因枯草芽孢杆菌高效表达系统 | 第113-114页 |
·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待研究工作 | 第115-118页 |
·结论 | 第115-116页 |
·创新点 | 第116页 |
·进一步需要研究的工作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0页 |
附件(部分DNA 测序图) | 第130-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作者简介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