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导论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论文框架 | 第11-12页 |
2 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理论概述 | 第12-1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不良资产的界定 | 第13-14页 |
·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分类方法 | 第14-17页 |
·形成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原因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天津市农信社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19-31页 |
·天津市农信社概况 | 第19-20页 |
·天津市农信社不良资产现状 | 第20-21页 |
·天津市农信社不良资产管理现状 | 第21-23页 |
·天津市农信社不良资产成因分析 | 第23-30页 |
·历史和政策影响 | 第24-25页 |
·借款企业经营管理落后 | 第25-27页 |
·信用社内部管理混乱 | 第27-29页 |
·信用环境恶劣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管理的组织形式和不良资产处置经验借鉴 | 第31-42页 |
·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管理的组织形式 | 第31-34页 |
·独立型和指导型组织形式的比较分析 | 第31-33页 |
·浙江省农信社不良资产管理的组织形式 | 第33-34页 |
·天津市农信社建立独立型不良资产管理组织的益处 | 第34页 |
·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处置实践 | 第34-37页 |
·农村信用社处置不良资产的先进方式 | 第34-36页 |
·广东省农信社不良资产处置实践 | 第36页 |
·广东省农信社不良资产处置的经验借鉴 | 第36-37页 |
·化解天津市农信社不良资产的思路 | 第37-41页 |
·天津市农信社不良资产处置目的与原则 | 第37-39页 |
·化解天津市农信社不良资产的思路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化解天津市农信社不良资产方式的选择和实施 | 第42-60页 |
·清理不良资产 | 第42页 |
·建立不良资产处置价值分析评估模型 | 第42-45页 |
·应用分析评估模型计算不良资产处置价值 | 第45页 |
·化解天津市农信社不良资产方式的选择 | 第45-50页 |
·化解天津市农信社不良资产方式的实施 | 第50-59页 |
·追加贷款 | 第50-51页 |
·行使代位权 | 第51-52页 |
·贷款重组 | 第52-53页 |
·拍卖抵押物 | 第53-54页 |
·破产清偿 | 第54-55页 |
·追索保证人 | 第55-56页 |
·不良资产打包出售 | 第56-57页 |
·呆坏账核销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化解天津市农信社不良资产的组织保障和配套措施 | 第60-67页 |
·化解天津市农信社不良资产的组织保障 | 第60-64页 |
·建立专门的不良资产处置部门 | 第60页 |
·不良资产处置的工作程序 | 第60-62页 |
·不良资产的监控 | 第62-63页 |
·规范不良资产处置程序 | 第63-64页 |
·建立不良资产处置目标责任制 | 第64页 |
·化解天津市农信社不良资产的配套措施 | 第64-66页 |
·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 | 第64-65页 |
·协助开发市场 | 第65页 |
·完善执法环境环境 | 第65页 |
·建设农村信用体系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7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