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拍卖产业市场结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引言 | 第6-8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6-7页 |
·选题背景 | 第6页 |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研究方法和工具 | 第7页 |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7页 |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7-8页 |
2 市场结构理论 | 第8-32页 |
·市场结构理论的发展脉络 | 第8-14页 |
·“马歇尔冲突” | 第8-9页 |
·张伯伦等人的垄断竞争理论 | 第9-10页 |
·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 | 第10页 |
·哈佛学派——结构主义学派 | 第10-11页 |
·新产业组织学派对哈佛学派的修正 | 第11-12页 |
·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的批判 | 第12-14页 |
·市场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4-32页 |
·市场结构分类学说 | 第14-18页 |
·“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 | 第18-32页 |
3 陕西省拍卖产业市场结构现状研究 | 第32-39页 |
·委托人和竞买人同时具有市场势力 | 第32-34页 |
·委托人的市场垄断势力 | 第32-33页 |
·竞买人的市场垄断势力 | 第33-34页 |
·拍卖企业的市场集中度 | 第34-36页 |
·拍卖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程度 | 第36-39页 |
4 陕西省拍卖产业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39-46页 |
·拍卖产业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9-42页 |
·畸形的拍卖物品供给结构 | 第39-40页 |
·进入拍卖市场的企业过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 第40-41页 |
·拍卖企业差异化服务的程度低 | 第41-42页 |
·拍卖产业市场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2-46页 |
·政策环境不完善 | 第42-44页 |
·拍卖企业战略缺失 | 第44-46页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优化拍卖产业的市场结构 | 第46-47页 |
·打破政府的行政垄断 | 第46-47页 |
·实现规模经营,进行拍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 第47页 |
·实现拍卖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和专业化 | 第47页 |
·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加大执法力度,用法律手段调节拍卖市场 | 第47-48页 |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用行政手段优化拍卖环境 | 第48页 |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 第48页 |
·完善拍卖市场的人才战略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