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数据网格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8页 |
| ·网格概念 | 第9-10页 |
| ·网格特点 | 第10-11页 |
| ·网格的体系结构 | 第11-14页 |
| ·网格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14-15页 |
| ·数据网格 | 第15-16页 |
| ·数据网格的关键技术 | 第16-18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1.5 论文结构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元数据管理研究 | 第22-32页 |
| §2.1 元数据概述 | 第22-24页 |
| ·产生背景 | 第22页 |
| ·元数据定义 | 第22-23页 |
| ·元数据的分类 | 第23-24页 |
| ·元数据管理的作用 | 第24页 |
| §2.2 元数据管理分析 | 第24-28页 |
| ·SRB的元数据管理 | 第24-26页 |
| ·Globus的元计算目录服务 | 第26-27页 |
| ·Griddaen数据网格系统的元信息服务 | 第27-28页 |
| §2.3 元数据管理模型 | 第28-31页 |
| ·现有元数据管理模型的不足 | 第28-29页 |
| ·一种新型的元数据管理模型 | 第29-31页 |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复制管理技术研究 | 第32-46页 |
| §3.1 数据网格中复制技术的意义及相关概念 | 第32-33页 |
| §3.2 副本的创建策略 | 第33-38页 |
| ·副本创建的意义 | 第33页 |
| ·现有的创建策略分析 | 第33-36页 |
| ·本文提出的副本创建策略 | 第36-38页 |
| §3.3 副本的选择与定位机制 | 第38-42页 |
| ·副本选择与定位的意义 | 第38页 |
| ·现有的副本选择与定位机制分析 | 第38-41页 |
| ·本文采取的副本定位机制 | 第41页 |
| ·本文采取的副本选择机制 | 第41-42页 |
| §3.4 副本一致性管理 | 第42-44页 |
| ·副本一致性的意义 | 第42页 |
| ·现有的副本一致性管理策略分析 | 第42-43页 |
| ·本文提出的副本一致性管理策略 | 第43-44页 |
| §3.5 小结与展望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校园数据网格系统设计及实现 | 第46-58页 |
| §4.1 校园数据网格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46-47页 |
| §4.2 校园数据网格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7-50页 |
| §4.3 校园数据网格系统的功能实现 | 第50-57页 |
| ·统一的逻辑视图 | 第50-51页 |
| ·数据的统一访问 | 第51-54页 |
| ·复制管理 | 第54-55页 |
| ·数据传输 | 第55-57页 |
| ·网格安全 | 第57页 |
| §4.4 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8-60页 |
| §5.1 总结 | 第58-59页 |
| §5.2 下一步工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