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课题背景及来源 | 第7-8页 |
| ·CMP体系结构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 ·Cache技术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龙腾R2"微处理器Cache的设计 | 第13-34页 |
| ·"龙腾R2"体系结构概述 | 第13-15页 |
| ·"龙腾R2"一级Cache体系结构 | 第15-19页 |
| ·一级Cache体系结构的确定 | 第15页 |
| ·一级Cache容量的确定 | 第15-16页 |
| ·一级Cache内存映射策略 | 第16-17页 |
| ·一级Cache替换策略 | 第17-18页 |
| ·一级Cache预取策略 | 第18-19页 |
| ·"龙腾R2"二级Cache体系结构 | 第19-21页 |
| ·二级Cache体系结构的确定 | 第19-20页 |
| ·二级Cache容量的确定 | 第20页 |
| ·二级Cache相联度的确定 | 第20页 |
| ·二级Cache层次属性设计 | 第20-21页 |
| ·"龙腾R2"一级Cache设计 | 第21-28页 |
| ·指令Cache设计 | 第21-23页 |
| ·数据Cache设计 | 第23-28页 |
| ·"龙腾R2"二级Cache设计 | 第28-33页 |
| ·二级Cache总体设计 | 第28-29页 |
| ·二级Cache主状态机设计 | 第29-30页 |
| ·二级Cache次状态机设计 | 第30-33页 |
| ·二级Cache其它模块的设计 | 第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双核处理器Cache结构的研究 | 第34-47页 |
| ·多级Cache层次结构 | 第34-37页 |
| ·一级Cache共享vs私有 | 第34-35页 |
| ·二级Cache共享vs私有 | 第35-37页 |
| ·协同式二级Cache结构 | 第37-40页 |
| ·协同式Cache的设计思想 | 第37-38页 |
| ·协同式Cache的优化管理 | 第38-40页 |
| ·二级Cache互联结构 | 第40-42页 |
| ·基于总线互联(Shared Bus Fabric) | 第40-41页 |
| ·交叉开关互联(Crossbar Interconnection System) | 第41-42页 |
| ·双核处理器Cache技术扩展 | 第42-46页 |
| ·Trace Cache技术 | 第42-44页 |
| ·Victim Cache技术 | 第44-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双核处理器Cache一致性的研究 | 第47-57页 |
| ·Cache一致性的简介 | 第47-48页 |
| ·增强Cache一致性的方案 | 第48-50页 |
| ·写更新和写无效协议 | 第48-49页 |
| ·基本实现技术——写回和写直达 | 第49页 |
| ·监听协议小结 | 第49-50页 |
| ·Cache一致性协议分类 | 第50-56页 |
| ·MEI缓存一致性协议 | 第50-51页 |
| ·MSI缓存一致性协议 | 第51-52页 |
| ·MESI缓存一致性协议 | 第52-55页 |
| ·增强MESI缓存一致性协议 | 第55-56页 |
| ·MOESI缓存一致性协议 | 第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龙腾D2"双核处理器Cache的设计 | 第57-67页 |
| ·"龙腾D2"微处理器架构 | 第57-58页 |
| ·"龙腾D2"二级Cache设计 | 第58-66页 |
| ·"龙腾D2"二级Cache结构设计 | 第58-59页 |
| ·"龙腾D2"二级Cache硬件支持 | 第59-61页 |
| ·"龙腾D2"二级Cache互联机制 | 第61页 |
| ·"龙腾D2"一致性协议的设计 | 第61-63页 |
| ·"龙腾D2"总线监听机制 | 第63页 |
| ·"龙腾D2"二级Cache状态机的设计 | 第63-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