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前言 | 第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固原地区黄牛简介 | 第12-14页 |
·畜禽生长曲线简介 | 第14-17页 |
·衡量畜禽生长发育的几个概念 | 第14-15页 |
·生长曲线模型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及研究的基因位点 | 第17-22页 |
·分子遗传标记简介 | 第17页 |
·PCR-RFLP 技术 | 第17-18页 |
·PCR-SSCP 技术 | 第18页 |
·测序及其他标记 | 第18-19页 |
·生长激素及其受体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Myf5 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状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固原黄牛群体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 第22-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测量牛的选择 | 第22页 |
·测量项目 | 第22页 |
·固原黄牛生长曲线模型及拟合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0页 |
·固原黄牛杂交效果观测评价 | 第23页 |
·测量结果统计分析 | 第23-24页 |
·生长曲线模式探讨 | 第24-26页 |
·生长曲线拟合参数估计 | 第26-29页 |
·固原黄牛体重及体尺生长曲线图 | 第29-30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30-32页 |
·讨论 | 第30页 |
·结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固原黄牛及其利杂牛生长性状分子标记研究 | 第32-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2-34页 |
·实验动物样本来源 | 第32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2-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8页 |
·血样的采集 | 第34-35页 |
·血样基因组DNA 的分离 | 第35页 |
·DNA 质量的检测、纯化及浓度计算 | 第35-36页 |
·PCR 引物的设计 | 第36页 |
·引物的稀释与PCR 反应 | 第36-37页 |
·PCR 反应产物的限制性酶切 | 第37页 |
·扩增产物的PCR-SSCP 分析 | 第37-38页 |
·DNA 序列测定 | 第38页 |
·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及χ~2 检验 | 第38页 |
·多态信息含量 | 第38-39页 |
·有效等位基因数 | 第39页 |
·位点杂合度(He)和纯合度(Ho) | 第39页 |
·数据统计分析模型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GH 基因int10113 位点的PCR-SSCP 分析 | 第40-41页 |
·GH 基因3’端PCR-RFLP 分析 | 第41页 |
·GHR 基因5’端PCR-SSCP 分析 | 第41-42页 |
·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指标 | 第42-43页 |
·各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最小二乘均值以及差异显著性检验 | 第43-44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44-46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固原黄牛及其利杂牛屠宰性状分子标记研究 | 第46-52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动物数据来源 | 第46页 |
·PCR 引物的设计 | 第46页 |
·PCR 反应产物的限制性酶切 | 第46-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Myf-5 基因PCR 扩增结果及扩增产物TaqI 酶切结果 | 第47页 |
·Myf-5 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指标 | 第47-48页 |
·Myf-5 基因多态性与固原牛群体的体重、屠宰指标的方差分析 | 第48-50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50-52页 |
·讨论 | 第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