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离鉴定和感染裸鼠、Balb/c小鼠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第11-25页
   ·PCV2 的研究历史第11-13页
   ·猪圆环病毒的基因组第13页
   ·猪圆环病毒的复制与转录第13-14页
   ·PCV 感染的发病机理的研究第14-17页
   ·PCV 感染的症状与病变第17-19页
     ·PMWS 症状第17页
     ·PMWS 病理变化第17-18页
     ·其它相关的疾病第18-19页
   ·PCV2 的流行情况第19-20页
   ·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技术研究进展第20-23页
     ·病毒分离第20页
     ·电镜技术第20-21页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 )第21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第21-22页
     ·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mmunoperoxidase Monolayer Assay, IPMA)第22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第22-23页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第23-25页
     ·疫苗研究第23-24页
     ·目前的防治措施第24-25页
第二章 猪圆环病毒感染动物的研究进展第25-32页
   ·猪圆环病毒感染猪的研究第25-29页
     ·猪圆环病毒的宿主范围和传播方式第25-26页
     ·猪圆环病毒的猪体试验第26-29页
   ·猪圆环病毒感染其它动物的研究第29页
     ·对羊的感染试验第29页
     ·对兔的感染试验第29页
     ·对Balb/c 小鼠的感染试验第29页
   ·裸鼠第29-30页
   ·论文设计思路及研究方法第30-32页
第三章 猪圆环病毒2 型的分离鉴定第32-41页
   ·材料第32-34页
     ·菌种、质粒和细胞第32-33页
     ·主要仪器第33页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33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试剂的配制第33-34页
   ·方法第34-36页
     ·套式PCR 检测第34页
     ·荧光定量PCR 检测第34-35页
     ·病毒分离第35-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39页
     ·PCR 扩增ORF2 基因电泳结果第36页
     ·荧光定量PCR 扩增ORF2 基因结果第36-37页
     ·细胞PCR 检测结果第37页
     ·IFA 及FA 检测结果第37-39页
   ·讨论第39-41页
第四章 猪圆环病毒2 型感染裸鼠及BALB/C 小鼠的研究第41-53页
   ·材料与仪器第41-43页
     ·细胞和动物第41页
     ·主要试剂第41页
     ·主要仪器及器材第41-42页
     ·细胞免疫检测实验试剂的配制第42-43页
   ·方法第43-46页
     ·实验动物的感染方案第43页
     ·小鼠临床症状的观察第43页
     ·血液中PCV2 的检测第43页
     ·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的抗体效价的检测第43-44页
     ·小鼠脾T 淋巴细胞的制备第44页
     ·MTT 法体外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第44-45页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 检测第45页
     ·细胞毒性T 细胞活性(CTL) 检测第45页
     ·T、B 细胞亚群的测定第45-46页
     ·实验动物组织脏器的病理切片制作第46页
     ·统计学分析第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52页
     ·临床症状第46-47页
     ·病毒血症期第47页
     ·PCV2 抗体反应第47-48页
     ·攻毒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第48-49页
     ·小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检测第49页
     ·小鼠细胞毒性T 细胞活性(CTL)检测第49页
     ·小鼠脾脏中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分析第49-51页
     ·病理切片结果第51-52页
   ·讨论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附录A:试验常用的换算数据第62-63页
附录B:论文中应用的缩略语(ABBREVIATION)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人都是犹太人:马拉默德短篇小说解读
下一篇:电视新闻传播模式变化研究--以《东视新闻》短信互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