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从思科诉华为案折射出来的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问题及给我国的启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思科诉华为案发展过程及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 第10-12页 |
一、思科诉华为案始末 | 第10-11页 |
二、思科诉华为案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思科诉华为案的启示——以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12-15页 |
一、跨国公司对华滥用知识产权之现状 | 第12-13页 |
二、以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知识产权滥用相关问题的基础理论分析 | 第15-28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与合法垄断 | 第15-18页 |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 第15-16页 |
二、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 第16-17页 |
三、知识产权是一种合法的垄断权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的一般分析 | 第18-25页 |
一、何谓权利滥用 | 第18-19页 |
二、知识产权滥用的构成及界定 | 第19-20页 |
三、跨国公司对华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其分析 | 第20-25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法律限制 | 第25-28页 |
一、知识产权法律限制的必要性 | 第25页 |
二、知识产权的法律限制体系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 | 第28-33页 |
第一节 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的合法性 | 第28-29页 |
一、WTO 协定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 | 第28页 |
二、Trips 协议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反垄断法的功能和价值目标 | 第29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对立统一与协调 | 第29-33页 |
一、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对立 | 第29-30页 |
二、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统一 | 第30-31页 |
三、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协调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立法模式研究 | 第33-46页 |
第一节 我国对于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现状 | 第33-35页 |
第二节 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于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经验与启示 | 第35-42页 |
一.美国对于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经验与启示 | 第35-37页 |
二.欧盟对于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经验与启示 | 第37-39页 |
三.日本对于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经验与启示 | 第39-42页 |
第三节 我国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立法模式的建议 | 第42-44页 |
一、尽快出台我国的《反垄断法》 | 第42页 |
二、采用单独立法的模式 | 第42-43页 |
三、借鉴国外立法,制定“指南”或“指导方针” | 第43-44页 |
四、对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界定 | 第44页 |
第四节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的相关内评析 | 第44-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