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10页 |
| 第一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影响及形成原因 | 第10-25页 |
|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 第10-13页 |
|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 | 第13页 |
| ·不良资产数额巨大,不良贷款比重相对较高 | 第13页 |
|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 | 第13页 |
| ·我国国有企业和银行利益关系特殊 | 第13页 |
| ·不良资产类型特殊 | 第13页 |
|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影响 | 第13-16页 |
| ·银行不良资产会引起银行业内风险 | 第13-14页 |
| ·银行不良资产会危及中国金融机构体系 | 第14页 |
| ·银行不良资产会引起整个社会的经济风险 | 第14-15页 |
| ·发生金融危机会给中国带来的损失 | 第15-16页 |
|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 | 第16-25页 |
|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的一般分析 | 第16页 |
|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内因及分析 | 第16-18页 |
|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外因及分析 | 第18-19页 |
|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法律分析 | 第19-25页 |
| 第二章 国外不良资产研究水平及银行业化解不良资产的经验与启示 | 第25-31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25页 |
| ·各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措施分析 | 第25-27页 |
|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31页 |
| ·利率风险 | 第27-28页 |
| ·信用风险 | 第28页 |
| ·流动性风险 | 第28页 |
| ·内部管理风险 | 第28页 |
| ·外部竞争风险 | 第28页 |
| ·体制风险 | 第28-31页 |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防范的法律问题研究 | 第31-54页 |
| ·我国的研究水平及立法状况 | 第31-33页 |
| ·我国的研究水平 | 第31-32页 |
| ·我国的立法状况分析 | 第32-33页 |
| ·不良资产权益维护及资产经营处置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些法律问题 | 第33-38页 |
| ·不良资产权益维护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 第33页 |
| ·不良资产经营和处置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 第33-35页 |
|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 ·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 | 第38-43页 |
| ·积极探索新立法、新策略,采取创新手段,以多种方法降低不良资产,同时推动诉讼工作成为降低不良资产的有效手段 | 第38-40页 |
| ·管理创新,规范化、高效率、高质量防范不良资产风险 | 第40-43页 |
| ·研究国际处置不良资产技术,争取技术创新,为我国不良资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 第43页 |
| ·防范新增不良资产的思路 | 第43-54页 |
| ·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 | 第43-45页 |
| ·观念创新,实现不良资产风险防范“关口”前移 | 第45-46页 |
| ·完善商业银行自身信贷制度 | 第46-48页 |
| ·建立有关不良资产防范与处置方面的专门法律,完善金融法律体系 | 第48-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