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

高密度体全息存储器的光学系统设计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5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5页
     ·信息存储技术的状况第12-13页
     ·三维光存储技术的发展第13-15页
   ·光学体全息存储领域的研究进展第15-23页
     ·国内外的光学全息存储技术研究现状第16-21页
     ·实用化的光学体全息存储器面临的主要问题第21-23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第23-25页
第2章 盘式体全息存储器的基本理论和有关技术第25-60页
   ·光学体全息存储的基本原理第25-31页
     ·体全息记录的基本物理过程及耦合波理论第25-29页
     ·傅立叶变换全息图存储的基本光学系统与特点第29-31页
   ·体全息存储材料的全息存储机理及特性第31-34页
     ·光折变晶体的全息存储特性第31-33页
     ·光致聚合物的全息存储特性第33-34页
   ·体全息存储的体积复用技术及基本光路结构第34-44页
     ·角度复用存储技术的光路配置第35-37页
     ·空间-角度复用存储及其在盘式全息存储方式中的应用第37-39页
     ·光学体全息存储的基本光路结构第39-44页
   ·光学系统对全息存储器的主要性能影响第44-51页
     ·光学系统对存储容量的影响第44-47页
     ·光学系统对全息图再现像质的噪声影响第47-48页
     ·二值化图像的信噪比及误码率的计算第48-51页
   ·体全息存储系统的有关光学设计理论第51-57页
     ·高斯光束的光学特征及扩束准直方法第51-53页
     ·4f 系统及傅立叶变换透镜的设计特点第53-57页
   ·本章小结第57-60页
第3章 盘式体全息存储器的光学系统设计及分析第60-102页
   ·盘式体全息存储器的光路设计第60-64页
     ·系统主要器件的选择第60-62页
     ·光路设计方案的选择第62-64页
   ·傅立叶变换镜头的设计与分析第64-89页
     ·傅立叶变换镜头的设计要求第64-68页
     ·傅立叶变换镜头的设计过程及结果第68-79页
     ·存储介质的引入对傅立叶变换透镜性能的影响第79-84页
     ·傅立叶变换镜头的公差分析与评估第84-87页
     ·傅立叶变换镜头 FTL1 的变焦距设计第87-89页
   ·傅立叶变换镜头的实验验证及分析第89-100页
     ·像素匹配实验的基础条件第89-92页
     ·像素匹配实验的实验验证第92-97页
     ·SLM 像素匹配的及存储实验第97-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4章 小型盘式体全息存储器的实验验证第102-121页
   ·小型盘式体全息存储器的设计与实现第102-109页
     ·光学结构第102-105页
     ·参考光会聚透镜的设计与选择第105-107页
     ·小型盘式全息存储器的实现第107-109页
   ·全息光盘定位器的设计第109-115页
     ·全息光盘定位器的设计第109-114页
     ·全息光盘定位器的实验验证第114-115页
   ·小型盘式体全息存储器存储实验第115-119页
     ·全息图的选择性与全息光盘上光斑的记录位置第115-118页
     ·小型盘式体全息存储器的存储实验第118-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5章 盘式体全息存储器光学系统的优化研究第121-136页
   ·全息光盘复位误差的补偿方法探索第121-124页
     ·全息光盘复位误差的补偿方法设计第121-123页
     ·模拟实验第123-124页
   ·高斯光束均匀化的设计第124-130页
     ·基于非球面透镜的高斯光束均匀化器的设计第125-128页
     ·设计结果及计算机模拟分析第128-130页
   ·同轴全息光盘光学系统设计第130-134页
     ·同轴全息光盘的光路设计第130-132页
     ·同轴全息光盘的读写镜头设计第132-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结论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课题第147-150页
致谢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国际法看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
下一篇:涡流空气分级机的流场特性和分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