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领土论文--海洋法论文

从国际法看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

内容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一、东海大陆架争端的起因第9-12页
 (一) 东海大陆架的概念第9-11页
  1. 大陆架概念第9-10页
  2. 大陆架的权利属性第10-11页
 (二) 中日东海争议的由来及发展第11-12页
二、中日双方关于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的各自主张第12-15页
 (一) 划分原则主张的分歧第12-14页
  1. 中国的主张第12-13页
  2. 日本的主张第13-14页
 (二) 钓鱼岛主权之争第14-15页
  1. 中方的主张第14页
  2. 日方的主张第14-15页
 (三) 冲绳海槽在大陆架划界中的地位的认识差别第15页
  1. 中方的主张第15页
  2. 日方的主张第15页
三、日方所主张划界理论缺乏法律依据、背离实际第15-21页
 (一) 对日本主张“中间线”的法律依据的分析第15-18页
  1. 《日韩协定》中确定“中间线”划分方法的非法性第15-16页
  2. 《大陆架公约》中所指的“中间线”主张的分析第16-17页
  3. 日本国内法曲解国际法情况的分析第17-18页
 (二) 从地质学等角度分析日本“中间线”主张的强词夺理第18-19页
  1. 从海岸线的地理特征看“中间线”主张第18页
  2. 冲绳海槽的地质构造进一步说明了中间线主张的不适用性第18-19页
 (三) 日本对《联合国海洋公约》条款主张或解释的不合理性第19-20页
 (四) 日本主张的“中间线”方法并非是习惯法第20-21页
四、中方在东海划界主张论述第21-26页
 (一) “自然延伸”有着充分的国际法依据第22-23页
 (二) “自然延伸”原则是“公平原则”的最基本体现,两者有效结合第23-24页
 (三) 从司法实践提倡“公平原则”作为大陆架划界基础第24-26页
  1. 强调地理因素在划界中重要性的案例—北海大陆架案第24-25页
  2. 海岸比例是划界的另一重要因素第25-26页
  3. 需要考虑其它因素以体现公平的案例第26页
五、日本侵占钓鱼岛的原因及非法性分析第26-31页
 (一) 钓鱼岛的发现、命名及历史发展情况第27-28页
 (二) 钓鱼岛成为中日两国争议焦点的过程第28页
 (三) 日本对钓鱼岛主权主张的论述第28-31页
  1. 日本钓鱼岛是无主土地,适用先占”的理论是篡改历史第28-30页
  2. 钓鱼岛现实的地理实况表明日本“强占”的非法性第30页
  3. 日本采用的“时效取得”制度获取钓鱼岛不符国际法第30-31页
六、中日东海问题可能解决方式的探索第31-37页
 (一) “共同开发”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方法第32-34页
  1. 共同开发概念及可行性分析第32-33页
  2. 共同开发模式第33页
  3. 中日之间可采取共同开发模式的探讨第33-34页
 (二) 采用自然延伸、比例原则与等距离/中间线相结合的方法划分第34页
 (三) 两岸和平统一有利于解决中日东海问题第34-35页
 (四) 当前我国工作方面的建议第35-37页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中文详细摘要第40-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部管理制度及其设计原理研究
下一篇:高密度体全息存储器的光学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