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safe安全总线协议的研究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现场总线概述 | 第13页 |
·现场总线简介 | 第13页 |
·现场总线发展的背景与趋势 | 第13页 |
·PROFIBUS现场总线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现场总线安全传输协议的总体结构 | 第14-16页 |
·通信协议的总体结构 | 第14-15页 |
·安全传输通信协议的构思 | 第15-16页 |
·PROFIsafe安全通信技术概况 | 第16-17页 |
·PROFIsafe概述 | 第16页 |
·PROFIsafe的主要特征 | 第16-17页 |
·本文内容总述 | 第17-18页 |
第二章 PROFIBUS 现场总线通信技术研究 | 第18-28页 |
·PROFIBUS技术概述 | 第18-19页 |
·PROFIBUS协议结构 | 第19-21页 |
·PROFIBUS-DP的协议结构 | 第20页 |
·PROFIBUS-FMS的协议结构 | 第20页 |
·PROFIBUS-PA的协议结构 | 第20-21页 |
·PROFIBUS传输技术 | 第21-22页 |
·DP和FMS的RS485传输 | 第21-22页 |
·用于PA的IEC1158-2传输技术 | 第22页 |
·光纤传输技术 | 第22页 |
·PROFIBUS-DP技术基本特性 | 第22-24页 |
·PROFIBUS-DP的基本功能 | 第23页 |
·PROFIBUS-DP系统组成及结构 | 第23-24页 |
·PROFIBUS-DP的通信模型 | 第24-27页 |
·PROFIBUS-DP的物理层 | 第24-25页 |
·PROFIBUS-DP的数据链路层(FDL) | 第25-26页 |
·PROFIBUS-DP的用户层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PROFIsafe故障安全技术分析 | 第28-40页 |
·故障安全概述 | 第28-29页 |
·安全工程的目标 | 第28页 |
·安全集成的概念 | 第28-29页 |
·现场总线的安全需求 | 第29-30页 |
·PROFIsafe通信原理分析 | 第30-34页 |
·PROFIsafe系统组态 | 第30-31页 |
·PROFIsafe层结构 | 第31-32页 |
·黑色通道原理 | 第32-34页 |
·PROFIsafe保护措施分析 | 第34-37页 |
·PROFIsafe保护措施描述 | 第34-35页 |
·故障概率分析 | 第35-37页 |
·F-报文结构分析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PROFIsafe的安全通信的实现 | 第40-52页 |
·PROFIBUS-DP硬件平台 | 第40-42页 |
·PROFIBUS-DP主站组成 | 第40-41页 |
·PROFIBUS-DP从站组成 | 第41-42页 |
·STEP7硬件组态 | 第42-47页 |
·STEP7概述 | 第43-44页 |
·GSD文件 | 第44-45页 |
·组态及参数设置 | 第45-47页 |
·主从通信的实现 | 第47-49页 |
·应用了安全措施的主从通信的实现 | 第49-51页 |
·报文结构 | 第50页 |
·主从安全通信的实现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全文工作总结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作者简历 | 第56-5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