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一、美国保释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10-19页 |
(一) 殖民地时期 | 第10-11页 |
(二) 模仿时期 | 第11-12页 |
(三) 突进时期 | 第12-15页 |
(四) 调整时期 | 第15-19页 |
二、美国保释制度现状 | 第19-29页 |
(一) 保证方式 | 第19-22页 |
1、人身保证 | 第19页 |
2、金钱保证 | 第19-21页 |
3、非金钱保证(nonmonetary bail) | 第21-22页 |
(二) 制度运作 | 第22-26页 |
1、案件一般处理程序 | 第23-24页 |
2、保释的条件 | 第24-25页 |
3、违反保释义务的处理 | 第25-26页 |
(三) 新发展 | 第26-27页 |
(四) 小结 | 第27-29页 |
三、保释制度的理论分析 | 第29-34页 |
四、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以美国保释制度为镜鉴 | 第34-44页 |
(一)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现状 | 第34-35页 |
(二)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三) 取保候审制度完善 | 第38-44页 |
1、以无罪推定原则为理论基础 | 第38-39页 |
2、以保障辩护权的行使为目的,以确保被告出庭为底限 | 第39-40页 |
3、构建程序化的取保候审制度 | 第40-41页 |
4、实现保证方式的多元化 | 第41页 |
5、细化取保的条件 | 第41-42页 |
6、扩大取保的范围 | 第42-44页 |
余论 | 第44-45页 |
参考书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