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部分 跨国公司母子公司概述 | 第10-20页 |
一、跨国公司的概念和跨国母子公司的法律界定 | 第10-13页 |
(一) 跨国公司的概念和组织模式 | 第10-11页 |
(二) 对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的法律界定 | 第11-13页 |
二、跨国母子公司模式的优势 | 第13-15页 |
(一) 该模式给跨国母公司带来的优惠 | 第14-15页 |
(二) 给整个公司集团带来的优惠 | 第15页 |
(三) 给跨国子公司带来的优惠 | 第15页 |
三、跨国母子公司的法律地位与经济现实的分离 | 第15-20页 |
(一) 跨国母子公司的法律地位——各为法律上独立的法人实体 | 第15-16页 |
(二) 跨国母子公司的经济现实——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 | 第16-20页 |
第二部分 跨国公司与有限责任 | 第20-24页 |
一、有限责任的价值探讨 | 第20-21页 |
二、有限责任对跨国母子公司之适用 | 第21-24页 |
(一) 跨国母子公司结构对有限责任的挑战 | 第21-22页 |
(二) 有限责任仍是跨国母子公司间的一般责任规则 | 第22-24页 |
第三部分 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责任承担的若干依据 | 第24-50页 |
一、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 | 第24-30页 |
(一) 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的确立——以“Milwankee 案”为标志 | 第24-25页 |
(二)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基本特征 | 第25-26页 |
(三) 该法理的具体适用依据 | 第26-29页 |
(四) 该法理在跨国破产领域的适用——与破产法之“公平”原则的一致性 | 第29-30页 |
二、多国企业整体责任理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近一步发展 | 第30-35页 |
(一) 多国企业整体责任原则的涵义 | 第30页 |
(二) 对多国企业整体责任的评议——企业法观点(Enterprise Law)的发展 | 第30-32页 |
(三) 多国企业整体责任在跨国破产及侵权领域的适用 | 第32-35页 |
三、公司集团法的直接规定 | 第35-38页 |
(一) 德国关于公司集团的立法 | 第35-37页 |
(二) 法国破产法的规定——事实上的董事观念 | 第37页 |
(三) 台湾公司法上的规定——1997 年的修正案 | 第37-38页 |
四、代理说 | 第38-39页 |
五、以侵权法为依据追究母公司的直接责任 | 第39-43页 |
(一) 过错责任原则下母公司的直接责任 | 第39-42页 |
(二) 严格责任原则下母公司的直接责任 | 第42-43页 |
六、对跨国母公司责任的深层次探讨 | 第43-50页 |
(一) 公司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概念的引出. | 第44-46页 |
(二)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依据和范围 | 第46-50页 |
第四部分 对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反思和重构 | 第50-58页 |
一、我国立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 第50-53页 |
(一) 外商投资立法的现状——仍严守有限责任 | 第50-51页 |
(二) 国内母子公司责任承担的立法情况——新公司法的突破性规定 | 第51-53页 |
二、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重塑 | 第53-58页 |
(一) 母子公司概念的确定 | 第54-55页 |
(二)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引入——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双重努力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