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房地产中介的基本问题 | 第1-21页 |
一、房地产中介概述 | 第9-15页 |
(一)、房地产中介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房地产中介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0-13页 |
(三)、房地产中介法律关系 | 第13-15页 |
二、房地产中介人及其权利义务 | 第15-16页 |
(一)、房地产中介人的概念 | 第15页 |
(二)、房地产中介人的权利义务 | 第15-16页 |
三、房地产中介业务及其特征 | 第16-19页 |
(一)、房地产中介业务 | 第16-17页 |
(二)、房地产中介业务的经济特征 | 第17-18页 |
(三)、房地产中介业务的法律特征 | 第18-19页 |
四、研究房地产中介法律制度的现实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我国对房地产中介的法律规制 | 第21-34页 |
一、我国房地产中介的基本构架 | 第21-24页 |
(一)、房地产中介的法源探究 | 第21-23页 |
(二)、我国房地产中介现行框架结构的弊端 | 第23-24页 |
二、房地产中介市场准入制度 | 第24-29页 |
(一)、房地产中介市场准入制度的成因 | 第24-26页 |
(二)、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的市场准入制度 | 第26-28页 |
(三)、房地产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 | 第28-29页 |
(四)、房地产中介市场的分级准入管理制度 | 第29页 |
三、房地产中介的行为规制 | 第29-34页 |
(一)、房地产中介服务合同的法律规定 | 第30页 |
(二)、房地产中介服务的收费规则 | 第30-33页 |
(三)、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务的可转让性规定 | 第33页 |
(四)、房地产中介业务操作的透明性规范 | 第33-34页 |
第三部分 境外房地产中介的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44页 |
一、境外规制房地产中介市场的法律监管体系 | 第34-37页 |
(一)、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严格的准入制度 | 第35页 |
(二)、信息披露制度 | 第35页 |
(三)、明确完备的管理制度 | 第35-36页 |
(四)、房地产中介服务执业保护机制 | 第36-37页 |
二、房地产中介服务从业人员的管理制度 | 第37-39页 |
(一)、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分层管理制度 | 第37-38页 |
(二)、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执业牌照管理制度 | 第38-39页 |
三、房地产中介机构管理制度 | 第39-40页 |
(一)、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设立 | 第39页 |
(二)、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佣金的分配 | 第39-40页 |
(三)、纠纷的调处机制 | 第40页 |
四、对我国房地产中介管理的启示 | 第40-44页 |
(一)、管理的层次化 | 第40-41页 |
(二)、明确政府在房地产中介服务中的法律地位及管理责任 | 第41-42页 |
(三)、完善房地产中介服务资质管理制度和信誉制度 | 第42-43页 |
(四)、明确和强化中介行业组织的职能 | 第43页 |
(五)、建立健全房地产中介服务纠纷调处机制 | 第43-44页 |
第四部分 入世后对我国房地产中介的影响及对策 | 第44-55页 |
一、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的要求 | 第44-45页 |
二、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房地产中介法律的影响 | 第45-48页 |
(一)、对制定房地产中介法律规则的影响 | 第45-47页 |
(二)、受世贸组织规则影响的法律规则对房地产中介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三、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房地产中介的其他重要影响 | 第48-52页 |
(一)、入世对我国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的直接影响 | 第48-49页 |
(二)、入世对我国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的间接影响 | 第49-52页 |
四、入世后房地产中介服务法律法规的对策 | 第52-55页 |
(一)、建立健全行业法规,优化市场竞争环境 | 第52页 |
(二)、按照对等原则确立外资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 | 第52-53页 |
(三)、按照透明度原则,设立本行业WTO咨询组 | 第53页 |
(四)、合法的利用贸易壁垒调控开放度 | 第53-55页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