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绪论 | 第1-17页 |
|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 ·蒙脱土晶体结构特征 | 第11-12页 |
| ·蒙脱土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粘土/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2-14页 |
| ·分子筛中封装金属配合物 | 第14-15页 |
| ·无机纳米粒子表面的有机物修饰 | 第15页 |
| ·配合物在层状粘土上的担载 | 第15-16页 |
| ·本课题方法的优点 | 第16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7-20页 |
| ·实验用主要原料试剂 | 第17页 |
| ·实验用主要仪器 | 第17-18页 |
| ·试样的制备 | 第18-19页 |
| ·钠基蒙脱土的分选 | 第18页 |
| ·镍基蒙脱土的制备 | 第18页 |
| ·配体分子引入 | 第18页 |
| ·实验流程 | 第18-19页 |
| ·分析与测试 | 第19-20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19页 |
| ·元素分析 | 第19页 |
| ·红外光谱 | 第19页 |
| ·漫反射光谱 | 第19页 |
| ·热分析 | 第19-20页 |
| 第3章 乙二胺—镍蒙脱土复合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20-33页 |
| ·镍基土的制备 | 第20页 |
| ·有机配体的引入 | 第20页 |
| ·参比配合物的制备 | 第2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0-32页 |
| ·元素分析 | 第20-21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21-22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2-26页 |
| ·漫反射光谱 | 第26-29页 |
| ·热分析 | 第29-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二乙烯三胺—镍蒙脱土复合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33-42页 |
| ·镍基土的制备 | 第33页 |
| ·有机配体的引入 | 第33页 |
| ·镍—二乙烯三胺配合物的制备 | 第33-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34-35页 |
| ·元素分析 | 第35-36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6-39页 |
| ·热分析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5章 三乙烯四胺—镍蒙脱土复合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42-53页 |
| ·镍基土的制备 | 第42页 |
| ·配体分子引入 | 第42页 |
| ·镍—三乙烯四胺配合物制备 | 第42-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2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43-44页 |
| ·元素分析 | 第44-45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5-48页 |
| ·漫反射光谱 | 第48-50页 |
| ·热分析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6章 二氨基二苯甲烷—镍蒙脱土复合体的制备与表征 | 第53-58页 |
| ·镍基土的制备 | 第53页 |
| ·配体分子引入 | 第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53-54页 |
| ·漫反射光谱 | 第54-55页 |
| ·热分析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