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电业局危险源辨识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论文选题背景 | 第8-9页 |
·危险源辨识评估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危险源辨识评估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 第15-26页 |
·危险源的含义 | 第15页 |
·电力企业对危险源的认识 | 第15-16页 |
·危险源在电力生产中的特点 | 第16-17页 |
·电力企业危险源的成因 | 第17-18页 |
·危险源辨识评估的算法 | 第18-21页 |
·危险环境预知法 | 第18-19页 |
·事故致因结构重要度理论 | 第19-21页 |
·系统采用的相关技术 | 第21-22页 |
·SQL SERVER 2000 | 第21页 |
·XML | 第21-22页 |
·系统的开发模式 | 第22-25页 |
·C/S 模式 | 第22-23页 |
·B/S 模式 | 第23-25页 |
·B/S 与C/S 的组合模式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危险源辨识评估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 第26-41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6-35页 |
·用户需求分析 | 第26-28页 |
·功能需求分析 | 第28-34页 |
·系统的性能需求分析 | 第34-35页 |
·系统可行性分析 | 第35-41页 |
·德阳电业局经济条件可行性 | 第35页 |
·系统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35-37页 |
·系统运行环境的可行性 | 第37-38页 |
·德阳电业局设备人员条件可行性 | 第38-39页 |
·社会效益可行性 | 第39-40页 |
·法律法规可行性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德阳电业局危险源辨识评估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41-45页 |
·辨识标准的制定 | 第41-42页 |
·判断矩阵 | 第42-43页 |
·辨识评估权重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德阳电业局危险源辨识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77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5-47页 |
·系统的总体框架 | 第45-46页 |
·系统总体的物理构成 | 第46-47页 |
·系统总体软件结构 | 第47页 |
·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76页 |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54页 |
·用户登陆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4-60页 |
·工作任务发布跟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0-61页 |
·危险源辩别评估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1-76页 |
·危险源辩别审批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