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芸薹属A、B和C基因组关系 | 第12-15页 |
·芸薹属远缘杂交 | 第15-17页 |
·杂种优势理论 | 第17-22页 |
·早期的杂种优势理论 | 第18-19页 |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杂种优势理论的解释 | 第19-22页 |
·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第19-21页 |
·QTLs效应与杂种优势 | 第21页 |
·基因表达调控与杂种优势 | 第21-22页 |
·杂种优势在油菜中的利用 | 第22-24页 |
·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育种 | 第24-27页 |
·常见分子标记的特点和原理 | 第24-25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25-26页 |
·前景选择 | 第25页 |
·背景选择 | 第25-26页 |
·分子标记在回交育种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9-37页 |
·材料 | 第29页 |
·AFLP分析 | 第29-34页 |
·DNA提取 | 第29-30页 |
·总DNA的酶切与连接 | 第30-31页 |
·预扩增 | 第31-32页 |
·选择性扩增 | 第32页 |
·选择性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第32-34页 |
·PAGE胶制备 | 第32-33页 |
·电泳分离 | 第33-34页 |
·染色与显影 | 第34页 |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34页 |
·田间杂交和标记辅助选择方案 | 第34-35页 |
·配合力测定 | 第35-36页 |
·相关分析 | 第36-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7页 |
·BC_1F_1群体的获得 | 第37页 |
·BC_1F_1群体遗传背景分析 | 第37-41页 |
·BC_1F_1群体与双亲聚类 | 第37-39页 |
·A~r亚基因组导入BC_1F_1群体的效率分析 | 第39-41页 |
·改良株系的配合力分析 | 第41-44页 |
·亲本间AFLP分子遗传距离与杂种表现和配合力的关系 | 第44-47页 |
·亲本分子标记遗传距离 | 第44-45页 |
·AFLP遗传距离与杂种表现和配合力的相关关系 | 第45-47页 |
4 讨论 | 第47-52页 |
·亚基因组杂种优势的利用 | 第47-49页 |
·AFLP分子标记用于遗传背景选择 | 第49-50页 |
·AFLP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的关系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