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9页 |
| ·现场调查 | 第14-16页 |
| ·试验研究 | 第16-18页 |
| ·计算方法 | 第18-27页 |
| ·安全系数计算方法 | 第27-29页 |
|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31-39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动态松弛离散单元法 | 第31-38页 |
| ·力与位移的关系 | 第32-33页 |
| ·运动方程 | 第33页 |
| ·阻尼 | 第33-37页 |
| ·时步 | 第37-38页 |
| ·离散单元法的计算机实施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顺层岩体边坡变形特征的离散元模拟 | 第39-47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地震滑坡实例及 UDEC 建模 | 第39-43页 |
| ·Rokko 滑坡 | 第39-41页 |
| ·Andretta 滑坡 | 第41-43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3-46页 |
| ·离散元计算结果 | 第43-45页 |
| ·Newmark 法计算结果 | 第45页 |
| ·对比分析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地震荷载作用下顺层岩体边坡变形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67页 |
| ·引言 | 第47页 |
| ·计算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第47-53页 |
| ·计算模型 | 第47页 |
| ·网格尺寸的选取 | 第47-49页 |
| ·岩石力学模型和屈服准则 | 第49页 |
| ·岩体基本物理力学指标 | 第49-50页 |
| ·约束条件选择 | 第50-52页 |
| ·动荷载、阻尼系数的确定 | 第52-53页 |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65页 |
| ·坡高对顺层边坡位移的影响分析 | 第53-56页 |
| ·坡角对顺层边坡位移的影响分析 | 第56页 |
| ·岩层倾角对顺层边坡位移的影响分析 | 第56-57页 |
| ·频率对顺层边坡位移的影响分析 | 第57-60页 |
| ·振幅对顺层边坡位移的影响分析 | 第60-64页 |
| ·持续时间对顺层边坡位移的影响分析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7页 |
| 第五章 地震荷载作用下顺层边坡安全系数的求解方法 | 第67-81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强度折减法简介 | 第67-68页 |
| ·临界状态及滑面判断 | 第68-73页 |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73-79页 |
| ·坡高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分析 | 第73-75页 |
| ·岩层倾角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分析 | 第75-76页 |
| ·坡度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分析 | 第76-78页 |
| ·地震波振幅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分析 | 第78页 |
| ·地震波频率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分析 | 第78-79页 |
| ·小结 | 第79-81页 |
| 第六章 沪蓉西高速公路钟家湾顺层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 | 第81-117页 |
| ·工程背景 | 第81-82页 |
| ·工程地质资料 | 第82-84页 |
| ·地形地貌 | 第82页 |
| ·地质构造 | 第82页 |
| ·工程地质概况 | 第82-84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84页 |
| ·地震与区域稳定性 | 第84页 |
| ·边坡稳定性初步评价 | 第84页 |
| ·边坡分析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84-88页 |
| ·几何模型 | 第84-85页 |
| ·物理力学参数 | 第85-86页 |
| ·二维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86-88页 |
| ·开挖卸荷条件下坡体的稳定性分析 | 第88-98页 |
| ·边坡变形分析 | 第88页 |
| ·安全系数 | 第88-98页 |
| ·地震荷载作用下坡体的稳定性分析 | 第98-115页 |
| ·拟静力荷载 | 第98-106页 |
| ·动力时程法 | 第106-115页 |
| ·计算结果对比 | 第115-116页 |
| ·小结 | 第116-117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1页 |
| ·结论 | 第117-119页 |
| ·展望 | 第119-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3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1-132页 |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