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选题依据、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2-15页 |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第12-13页 |
·气候 | 第12页 |
·地质构造 | 第12-13页 |
·地层 | 第13页 |
·地质时期 | 第13页 |
·样地的选择及概况 | 第13-15页 |
3. 研究区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及研究方法 | 第15-25页 |
·环境代用指标的选取及其意义 | 第15-18页 |
·泥炭植物残体分析 | 第15-16页 |
·花粉分析 | 第16-17页 |
·泥炭吸湿水的分析 | 第17页 |
·泥炭有机碳含量(TOC)、有机 C/N 分析 | 第17-18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18页 |
·样品的分析与处理 | 第18-22页 |
·泥炭植物残体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 第18-19页 |
·花粉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 第19-20页 |
·泥炭样品吸湿水含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泥炭样品有机碳含量及氮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旱龙湾剖面年代标尺的建立 | 第22-25页 |
·~(14)C 年代测定方法 | 第22页 |
·加速器的 ~(14)C 测年 | 第22页 |
·旱龙湾剖面年代测定 | 第22-25页 |
4. 旱龙湾植被演替及湖泊沼泽化过程探讨 | 第25-35页 |
·研究区内沉积物环境记录结果的探讨 | 第25-33页 |
·植物残体组成分析结果 | 第25-27页 |
·花粉组成分析结果 | 第27-30页 |
·泥炭吸湿水变化规律分析 | 第30-31页 |
·泥炭总有机碳(TOC)、C/N 比变化规律分析 | 第31-33页 |
·旱龙湾古环境、古气候变化规律及湖泊沼泽化过程探讨 | 第33-35页 |
5. 结论、贡献及不足 | 第35-38页 |
·主要结论 | 第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贡献及不足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