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 1 新型微生物蛋白农药 | 第8-11页 |
| ·过敏蛋白Harpin | 第8-9页 |
| ·诱导素elicitin | 第9-10页 |
| ·植物激活蛋白Activator | 第10-11页 |
| 2 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 | 第11-19页 |
| ·mDNA差异显示(DD)技术 | 第11-12页 |
| ·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DA) | 第12-13页 |
| ·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SH) | 第13-16页 |
| ·表达序列标签(EST)技术 | 第16-17页 |
| ·基因表达序列分析(SAGE) | 第17-19页 |
| ·cDNA微阵列技术(cDNA microarray) | 第19页 |
|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30页 |
| 1 材料准备 | 第20-21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0页 |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 ·主要仪器 | 第20页 |
| ·激活蛋白的获得 | 第20-21页 |
| ·稻瘟菌体的获得 | 第20-21页 |
| ·蛋白粗提液的制备 | 第21页 |
| ·水稻样品的获得 | 第21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21-30页 |
| ·总RNA提取与mRNA的分离纯化 | 第21-22页 |
| ·总RNA的提取 | 第21-22页 |
| ·mRNA的纯化 | 第22页 |
| ·SSH文库构建 | 第22-28页 |
| ·一链cDNA合成 | 第22-23页 |
| ·二链cDNA的合成 | 第23页 |
| ·Rsa Ⅰ酶解 | 第23-24页 |
| ·接头连接 | 第24-25页 |
| ·第一轮杂交 | 第25页 |
| ·第二轮杂交 | 第25页 |
| ·PCR扩增 | 第25-26页 |
| ·PCR产物的连接与克隆 | 第26-28页 |
| ·地高辛杂交检测 | 第28-29页 |
| ·尼龙膜的制备 | 第28页 |
| ·探针的标记 | 第28页 |
| ·探针标记效率的检测 | 第28页 |
| ·分子杂交 | 第28页 |
| ·免疫学检测 | 第28-29页 |
| ·阳性克隆测序及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 1 材料准备 | 第30-32页 |
| ·激活蛋白的粗提与纯化 | 第30页 |
| ·水稻的培养 | 第30-31页 |
| ·总RNA与mRNA质量检测 | 第31-32页 |
| 2 SSH文库构建 | 第32-34页 |
| ·接头效率的检测 | 第32页 |
| ·差减杂交PCR产物分析 | 第32-33页 |
| ·插入片段检测 | 第33页 |
| ·地高辛杂交检测 | 第33-34页 |
| 3 阳性克隆测序结果 | 第34页 |
| 4 序列对比分析 | 第34-37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37-40页 |
| 1 植物激活蛋白 | 第37页 |
| 2 SSH cDNA文库在水稻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的优越性 | 第37-38页 |
| 3激活蛋白诱导的水稻差异表达基因 | 第38-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附录A 溶液配方 | 第41-42页 |
| 附录B 中英文专业名词及英文缩写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