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生物修复环境污染的微生物筛选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8-13页
引言第13-14页
第一篇 石油的微生物降解第14-107页
 1 绪论第14-28页
   ·石油污染的危害第14-15页
   ·生物修复技术第15-17页
     ·石油高效降解菌的筛选第15-16页
     ·影响微生物修复的因素第16-17页
   ·研究现状第17-19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第19-27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烃类物质的促降解作用第20-21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第21-22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第22-23页
     ·菌种改良第23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酵生产工艺研究第23-25页
     ·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与鉴定第25-26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第26-27页
   ·本篇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2 原油降解菌的筛选第28-39页
   ·直接筛选法第28-32页
     ·实验方法第28-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32页
   ·间接筛选法第32-35页
     ·实验方法第33-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35页
   ·菌株的初步鉴定第35-38页
     ·菌株的鉴定方法第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3 霉菌对原油的降解作用第39-47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菌株第39页
     ·原油降解实验第39页
     ·影响原油降解的各种因素第39-40页
     ·降解前后原油的组分分析第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46页
     ·温度对原油降解的影响第40-41页
     ·营养条件对原油降解的影响第41页
     ·盐度对原油降解的影响第41-42页
     ·不同菌株对原油的降解过程第42-43页
     ·霉菌对原油降解前后组分的对比第43-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细菌对原油的降解作用第47-58页
   ·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菌株第47页
     ·原油降解实验第47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原油降解的影响第47-48页
     ·测定方法第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57页
     ·各因素对原油生物降解的影响第48-50页
     ·BS-03原油摄取机制的初探第50-52页
     ·表面活性剂对原油生物降解的影响第52-54页
     ·菌株BS-03对原油降解前后组分的对比第54-56页
     ·细菌与霉菌对原油的降解方式的比较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细菌BS-03产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第58-105页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BS-03的诱变育种第58-62页
     ·实验方法第58-60页
     ·结果与讨论第60-62页
   ·突变株LY4产鼠李糖脂发酵工艺的优化第62-70页
     ·实验方法第62页
     ·结果与讨论第62-70页
   ·发酵动力学第70-79页
     ·实验方法第70-71页
     ·结果与讨论第71-79页
   ·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组分分析第79-94页
     ·实验方法第79-81页
     ·结果与讨论第81-94页
   ·鼠李糖脂的理化性质研究第94-103页
     ·实验方法第94-95页
     ·结果与讨论第95-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本篇总结第105-107页
第二篇 重金属废水的生物处理第107-148页
 1 绪论第107-115页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第107-108页
   ·生物吸附剂第108-109页
     ·游离菌体的生物吸附第108页
     ·固定化菌体的生物吸附第108-109页
   ·影响生物吸附的因素第109-110页
   ·微生物吸附重金属机理第110-111页
     ·微生物细胞壁的结构特征第110-111页
     ·吸附机理第111页
   ·重金属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第111-114页
   ·本篇主要研究内容第114-115页
 2 重金属离子生物吸附剂的筛选及其吸附性能、吸附机理研究第115-132页
   ·Pb~(2+)、Zn~(2+)、Cu~(2+)、Cd~(2+)、Ni~(2+)耐重金属毒性菌株的筛选第115-116页
     ·实验方法第115-116页
     ·结果与讨论第116页
   ·各因素对菌株HR-1生长的影响第116-121页
     ·实验方法第117页
     ·结果与讨论第117-121页
   ·各因素对菌株HR-1吸附Pb(Ⅱ)的影响第121-125页
     ·实验方法第121-122页
     ·结果与讨论第122-125页
   ·活体细胞重金属Pb(Ⅱ)吸附机理研究的分析方法第125-131页
     ·实验方法第125-126页
     ·结果与讨论第126-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3 丝瓜海绵体固定化Trichoderma sp.HR-1研究第132-147页
   ·实验方法第132-133页
   ·结果与讨论第133-146页
     ·固定化后菌体的吸附活性第133-135页
     ·固定化HR-1菌体的重金属铅的吸附动力学第135页
     ·固定化HR-1菌体的动力学方程模拟第135-137页
     ·固定化HR-1菌体的等温吸附第137-139页
     ·多种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第139-143页
     ·菌株的预处理对吸附的影响第143-144页
     ·重金属离子的脱附第144页
     ·连续流反应器处理含Pb~(2+)废水第144-146页
   ·本章小结第146-147页
 本篇总结第147-148页
结论与展望第148-151页
 1 结论第148-150页
 2 展望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博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161-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行业协会的运作管理研究
下一篇:项目团队协同力考核与激励--以军工科研院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