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安徽实施城市反哺农村的必要性 | 第11-17页 |
一、安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 | 第11-13页 |
二、安徽城乡发展失衡的原因 | 第13-14页 |
三、安徽城乡发展失衡的后果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安徽实施城市反哺农村的可行性 | 第17-25页 |
一、城市反哺农村已经有完善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二、城市反哺农村的政治条件已经具备 | 第19-22页 |
三、国际反哺农村的经验可以借鉴 | 第22-23页 |
四、城市反哺农村的社会经济条件已经成熟 | 第23-24页 |
五、城市反哺农村已经有初步的实践探索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安徽实施城市反哺农村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 第25-35页 |
一、安徽实施城市反哺农村的具体措施 | 第25-34页 |
(一) 政治反哺 | 第25-28页 |
1、加强党对安徽农村工作的领导 | 第25-26页 |
2、下派两批干部(共计9000人)到农村充实、发展壮大基层力量 | 第26-28页 |
(二) 经济反哺 | 第28-31页 |
1、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 第28-30页 |
2、加速安徽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30-31页 |
3、加强金融信贷对农民的服务 | 第31页 |
(三) 科技教育反哺 | 第31-34页 |
1、实施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科技行动推进安徽农村信息化进程 | 第31-32页 |
2、通过多渠道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 第32页 |
3、大力培训科技人才 | 第32-33页 |
4、发展义务教育,减轻农民负担 | 第33-34页 |
二、安徽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取得的成效 | 第34-35页 |
(一) 通过城市反哺农村,消除了社会隐患,维护了城乡社会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 | 第34页 |
(二) 通过城市反哺农村,城乡生产要素开始双向流动 | 第34-35页 |
(三) 通过城市反哺农村,有力地推动了安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 第35页 |
第四章 安徽实施城市反哺农村的障碍与对策 | 第35-41页 |
一、障碍 | 第35-37页 |
(一) 制度障碍 | 第35-36页 |
(二) 政策不配套 | 第36页 |
(三) 观念障碍 | 第36-37页 |
二、对策 | 第37-41页 |
(一) 提高对城市反哺农村重要性的认识 | 第37页 |
(二) 加强领导,制订更符合反哺实际的政策 | 第37-39页 |
(三) 加快户籍、就业、社保等制度的改革 | 第39-40页 |
(四) 加大经济、科教反哺的力度 | 第40-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论文参考资料 | 第42-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