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细碎化、劳动力利用与农民收入--基于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1. 导言 | 第14-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 | 第16-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研究假说 | 第16-17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数据来源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数据来源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1-31页 |
·农地细碎化内涵的界定及其衡量方法 | 第21-26页 |
·农地细碎化的内涵 | 第21-22页 |
·农地细碎化的衡量 | 第22-24页 |
·农地细碎化与农地规模经营、农地集约经营 | 第24-26页 |
·有关农地细碎化问题研究的文献回顾 | 第26-31页 |
3. 我国农地制度的变迁与农地细碎化 | 第31-43页 |
·我国农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31-35页 |
·解放前各历史阶段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 | 第31-33页 |
·解放后各历史阶段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 | 第33-35页 |
·我国农地利用的状况 | 第35-38页 |
·解放前的农地利用状况 | 第35-37页 |
·解放后的农地利用状况 | 第37-38页 |
·农地细碎化产生的一般原因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分析框架 | 第43-50页 |
·经济人的理性行为 | 第43-44页 |
·农户收入的源泉 | 第44-46页 |
·劳动投入与农业生产 | 第46-47页 |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47-50页 |
5. 调查方式和被调查地区的基本特征 | 第50-66页 |
·研究范围和内容 | 第50-51页 |
·调查方式 | 第51-53页 |
·样本选取 | 第51-52页 |
·调查方式 | 第52-53页 |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53-64页 |
·调查地区及其基本情况 | 第53-54页 |
·样本村(组)的基本情况 | 第54-58页 |
·样本户的基本情况 | 第58-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6. 农地细碎化与种植多元化 | 第66-77页 |
·种植多元化依然是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 第66-69页 |
·村组农业种植多元化 | 第66-67页 |
·农户农业种植多元化 | 第67-69页 |
·农地利用与农业种植多元化 | 第69-71页 |
·农地细碎化与种植多元化关系的计量分析 | 第71-76页 |
·模型与变量的选择 | 第71-73页 |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73-74页 |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7. 劳动力利用与种植多元化 | 第77-92页 |
·农村劳动力仍存在大量剩余 | 第77-81页 |
·从全国层次上看,农村仍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 | 第77-80页 |
·从农户层次上看,农户家庭依然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 | 第80-81页 |
·劳动投入与种植多元化 | 第81-85页 |
·劳动强度与种植多元化 | 第82-83页 |
·雇工(换工、帮工)与种植多元化 | 第83-84页 |
·农户家庭劳动投入与种植多元化 | 第84-85页 |
·劳动投入与种植多元化关系的计量分析 | 第85-90页 |
·模型与变量的选择 | 第85-87页 |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87页 |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87-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8. 农民收入与劳动投入、农地细碎化 | 第92-105页 |
·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 第92-95页 |
·从宏观层次上看,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 第92-94页 |
·从农户层次上看,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 第94-95页 |
·农业收入与劳动投入 | 第95-97页 |
·农业收入与农地细碎化 | 第97-99页 |
·农业收入与劳动投入的计量分析 | 第99-103页 |
·模型与变量的选择 | 第99-100页 |
·主要变量的统计特征分析 | 第100-101页 |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101-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9. 农地集中的一般性条件及农户的态度 | 第105-119页 |
·我国土地集中的主要形式 | 第105-110页 |
·家庭农场式的土地集中经营 | 第106-107页 |
·集体农场式的土地集中经营 | 第107-108页 |
·“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土地集中经营 | 第108-109页 |
·“反租倒包”的土地集中经营 | 第109-110页 |
·国外或地区的土地集中类型 | 第110-113页 |
·法国的土地集中经营 | 第110-111页 |
·日本的土地集中经营 | 第111-112页 |
·我国台湾地区的土地集中经营 | 第112-113页 |
·土地集中的一般性条件 | 第113-114页 |
·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 | 第113-114页 |
·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 第114页 |
·地区或村集体的经济实力 | 第114页 |
·农户对农地细碎化问题态度 | 第114-118页 |
·模型与变量的选择 | 第115-116页 |
·主要变量的统计特征分析 | 第116-117页 |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117-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10. 全文总结及政策涵义 | 第119-12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19-120页 |
·政策涵义 | 第120-121页 |
·研究展望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6页 |
附录 | 第126-132页 |
致谢 | 第132-1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