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序言 | 第7-10页 |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 第7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 第7-8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和主要思路 | 第8-10页 |
第一章 由礼仪向实用转换的形成期 (西周至魏晋时期) | 第10-24页 |
第一节 法权上的含义 | 第10-13页 |
一、礼制与王权的体现 | 第11-12页 |
二、贵族阶层的象征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实用功能的初显 | 第13-19页 |
一、实用功能的缘起 | 第14-15页 |
二、挡风、隔断的实用性 | 第15-19页 |
第三节 楚与华夏文化交融的纹饰 | 第19-23页 |
一、几何纹饰 | 第19-20页 |
二、祥禽瑞兽 | 第20-21页 |
三、喻世教民的历史故事 | 第21-22页 |
四、屏风艺术的审美装饰作用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由实用向艺术品转换的发展期 (南北朝至宋元时期) | 第24-47页 |
第一节 屏风功能多样性变化的原因 | 第24-31页 |
一、民族融合、佛教传入与中外交流的影响 | 第25-27页 |
二、建筑空间的变化与木作工具的发展 | 第27-31页 |
第二节 屏风结构设计的演变 | 第31-40页 |
一、多扇床榻围屏设计 | 第31-34页 |
二、灵活轻便的曲屏设计 | 第34-36页 |
三、稳重大方的座屏设计 | 第36-40页 |
第三节 屏风成为古代书画艺术的载体 | 第40-46页 |
一、南北朝时期屏风书画的兴起 | 第40-42页 |
二、书画屏风在唐宋时期的兴盛 | 第42-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以艺术观赏为主的鼎盛期 (明清时期) | 第47-61页 |
第一节 屏风实用功能的减弱与观赏性的加强 | 第47-52页 |
一、建筑砖墙的使用引起室内功能的细化 | 第47-49页 |
二、明代商业经济的繁荣使屏风转化为工艺品 | 第49-52页 |
第二节 屏风的装饰风格由典雅向华贵发展 | 第52-60页 |
一、明代的古雅精丽 | 第52-55页 |
二、清代的雍容华贵 | 第55-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5-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
详细摘要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