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14-23页 |
| ·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一般特性 | 第14页 |
| ·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4-15页 |
| ·病毒的系统侵染 | 第15-16页 |
| ·基因组复制 | 第16-17页 |
| ·病毒移动 | 第17-18页 |
| ·病毒的传播 | 第18-19页 |
| ·蚜虫传播 | 第18页 |
| ·种子传播 | 第18-19页 |
| ·病害症状形成 | 第19-20页 |
| ·马铃薯Y病毒属分类标准的确立 | 第20-23页 |
| 第二部分 芜菁花叶病毒不同分离物3’-cDNA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3-4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5-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 ·病毒R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26-27页 |
| ·目的片段回收 | 第27页 |
| ·外源片段的连接 | 第27-28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8页 |
| ·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 | 第28-29页 |
| ·质粒DNA的提取 | 第29-31页 |
| ·鉴定重组子 | 第31-32页 |
| ·序列测定及分析 | 第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9页 |
| ·不同TuMV分离物的RT-PCR结果 | 第32页 |
| ·重组质粒的电泳鉴定 | 第32-33页 |
| ·重组质粒的酶切电泳 | 第33页 |
| ·重组质粒PCR鉴定 | 第33页 |
| ·8个TuMV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鉴定 | 第33页 |
| ·衣壳蛋白及3’-UTR序列分析 | 第33-39页 |
| ·讨论 | 第39-40页 |
| 第三部分 中国烟草上马铃薯Y病毒的分子变异 | 第40-63页 |
| ·马铃薯Y病毒的分类现状 | 第40-42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2-50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 ·病毒标本RNA的提取 | 第42-43页 |
| ·引物设计 | 第43页 |
|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43-45页 |
| ·回收目的片段DNA | 第45-46页 |
| ·目的片段的连接 | 第46-47页 |
| ·转化感受态细胞DH5α及蓝白斑筛选 | 第47页 |
| ·菌落PCR | 第47-48页 |
|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 | 第48页 |
| ·限制性酶切反应 | 第48-49页 |
| ·测序 | 第49-50页 |
| ·序列拼接及系统分析 | 第50页 |
| ·结果 | 第50-57页 |
| ·RT-PCR结果 | 第50页 |
| ·目的片段的回收结果 | 第50页 |
| ·菌落PCR结果 | 第50页 |
| ·质粒DNA的提取电泳结果 | 第50-51页 |
| ·酶切结果 | 第51-53页 |
| ·序列测定及分析 | 第53-57页 |
| ·讨论 | 第57-63页 |
| 第四部分 烟草脉带花叶病毒3’末端基因组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63-77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64-66页 |
| ·实验材料 | 第64页 |
| ·病毒RNA的提取 | 第64页 |
| ·引物设计 | 第64页 |
| ·反转录 | 第64页 |
|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64-65页 |
| ·回收目的片段DNA | 第65页 |
| ·目的片段的连接 | 第65页 |
| ·转化大肠杆菌DH5α及蓝白斑筛选 | 第65页 |
| ·菌落PCR | 第65页 |
|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 | 第65页 |
| ·测序 | 第65页 |
| ·序列拼接及分析 | 第65-66页 |
| ·结果 | 第66-76页 |
| ·RT-PCR结果 | 第66页 |
| ·目的片段回收结果 | 第66页 |
| ·菌落PCR鉴定结果 | 第66页 |
| ·质粒DNA的电泳鉴定 | 第66页 |
| ·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66-76页 |
| ·讨论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93页 |
| 附录一 | 第93-105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106页 |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