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认识论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绪论第7-15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7-9页
     ·研究目的第7页
     ·研究意义第7-9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思路第13-15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3-15页
第2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第15-25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及其凸显第15-18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渊源第15-17页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观及其特点第1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创立和凸显第17-18页
   ·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的升华第18-21页
     ·从"发展生产力"到"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升华第18-19页
     ·从"硬道理"到"第一要务"的升华第19页
     ·从"两手抓"到"三个文明"建设的升华第19-20页
     ·从"速度质量效益"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升华第20页
     ·从"共同富裕"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升华第20-21页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的完备形态第21-25页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背景第21-23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23-24页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第24-25页
第3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认识论基础第25-32页
   ·以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辩证运动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第25-28页
     ·能动反映论的实践观点第25-26页
     ·能动反映论的辩证观点第26-27页
     ·能动反映论的群众观点第27-28页
   ·着眼于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论思想第28-32页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和认识主体第28-2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实践和认识的主题第29页
     ·在改革中发展和在发展中提高的认识论第29-31页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辩证统一的认识论第31-32页
第4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认识论精华第32-39页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方法论地位第32-34页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第32-33页
     ·"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第33-34页
     ·"求真务实"与实事求是第34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新发展第34-39页
     ·主客体关系的重新审视第34-35页
     ·主体能动性的时代张扬第35-36页
     ·认识运动规律的时空特性第36-37页
     ·真理和价值、实践标准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第37-39页
第5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认识论的中国特色第39-47页
   ·中国古代传统认识论精华及其当代启示第39-42页
     ·"内圣外王"的知行诉求第39-40页
     ·"为仁由己"、"反求诸己"的主体能动性第40-41页
     ·"行健"、"知之不若行之"的重行主流第41-42页
     ·"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的创新发展思维第42页
   ·发展观对中国古代传统认识论精华的合理利用第42-47页
     ·《实践论》是对中国古代知行学说的改造弘扬第43-44页
     ·"走自己的路"是体现民族自主意识的实践原则第44-45页
     ·实践第一的知行统一论铸就发展观中的认识论的民族特色第45-47页
结论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52-53页
注释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和谐社会思想发展史初论--兼论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
下一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