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文献综述 | 第8-36页 |
1. 植物生物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第9-17页 |
引言 | 第9页 |
·林木细胞和组织培养 | 第9-13页 |
·器官发生途径 | 第10页 |
·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 | 第10-13页 |
·林木遗传转化 | 第13-15页 |
·林木分子标记技术 | 第15-17页 |
2. 针叶树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综述 | 第17-31页 |
引言 | 第17页 |
·农杆菌介导的针叶树遗传转化 | 第17-20页 |
·基因枪法 | 第20-28页 |
·瞬时表达 | 第20-24页 |
·稳定表达 | 第24-28页 |
·电穿孔法 | 第28-29页 |
·影响针叶树转化的一些主要因素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第一部分:马尾松、杂交松和杉木的细胞组织培养研究 | 第36-72页 |
前言 | 第37-40页 |
摘要 | 第40-4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4-47页 |
1. 植物材料 | 第44页 |
2.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44-46页 |
·马尾松直接器官发生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44-46页 |
·杂交松直接器官发生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46页 |
·杉木器官发生及体细胞胚胎发生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46页 |
3. 数据统计方法 | 第46页 |
·不定芽的诱导频率 | 第46页 |
·诱导的平均不定芽数 | 第46页 |
·不定芽的形成能力 | 第46页 |
4. 石蜡切片方法 | 第46-47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7-68页 |
1. 马尾松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47-55页 |
·马尾松基因型的选择 | 第47页 |
·基本培养基和细胞分裂素对马尾松成熟合子胚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47-48页 |
·BA 和TDZ 浓度对马尾松初生茎顶组织芽诱导的影响 | 第48-50页 |
·影响马尾松不定芽伸长的因素 | 第50-51页 |
·影响马尾松不定根诱导的因素与植株再生 | 第51页 |
·马尾松成熟合子胚不定芽发生的组织学分析 | 第51-55页 |
2. 杂交松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55-60页 |
·基本培养基及细胞分裂素对杂交松成熟合子胚不定芽发生的影响 | 第55页 |
·BA、TDZ 浓度对杂交松试管苗子叶和茎段芽诱导的影响 | 第55-56页 |
·影响杂交松不定根诱导的因素与植株再生 | 第56-60页 |
3. 杉木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60-64页 |
·杉木基因型的选择 | 第60页 |
·杉木成熟合子胚和茎段的芽诱导过程及体外植株再生 | 第60-64页 |
·杉木成熟合子胚培养直接不定芽发生及植株再生 | 第60-61页 |
·杉木茎段不定芽和腋芽的诱导及体外植株再生 | 第61-64页 |
·杉木茎段培养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 | 第64页 |
4. 讨论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第二部分:农杆菌介导的马尾松和杉木遗传转化研究 | 第72-94页 |
前言 | 第73-74页 |
摘要 | 第74-7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6-80页 |
1. 植物材料及外植体再生 | 第76页 |
2. 菌株和质粒 | 第76页 |
3. 细菌培养基、酶及生化试剂 | 第76页 |
4. 菌株培养 | 第76-77页 |
5. 转化步骤 | 第77页 |
6. 转化体的筛选和抗性芽的再生 | 第77页 |
7. 转基因马尾松芽苗、杉木芽苗的鉴定 | 第77-80页 |
·GUS 染色分析 | 第77-78页 |
·植物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78-79页 |
·方法与步骤 | 第78页 |
·母液与DNA 提取液 | 第78-79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 | 第79-8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80-92页 |
1. 不同抗生素浓度对芽分化的影响 | 第80-81页 |
·抑菌抗生素对芽分化的影响 | 第80页 |
·筛选抗生素的本底抗性实验 | 第80-81页 |
2. 预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第81-82页 |
3. 侵染农杆菌菌液及侵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第82-83页 |
4.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第83-85页 |
5. 共培养培养基pH 值对转化的影响 | 第85页 |
6. 添加添加乙酰丁香酮(AS)对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影响 | 第85-87页 |
7. 筛选方式对产生抗性芽的影响 | 第87-88页 |
8. 稳定转化及抗性芽苗的获得 | 第88页 |
9. GUS染色分析 | 第88页 |
10. 抗性芽苗的PCR检测 | 第88-90页 |
11. 讨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结论 | 第94-95页 |
攻博期间文章目录 | 第95-96页 |
缩写列表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