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各种船舶论文--船舶:按航行状态分论文--潜水船论文

具有着陆坐底功能的水下自航行器系统控制与试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引言第10页
   ·水下航行器发展概述第10-18页
     ·载人潜水器(HOV)第11-12页
     ·无人遥控水下航行器(ROV)第12-13页
     ·水下自航行器(AUV)第13-18页
       ·美国AUV的研究状况第14-15页
       ·其它国家AUV的研究状况第15页
       ·我国AUV的研究状况第15-18页
   ·水下自航行器控制技术研究概述第18-19页
   ·水下自航行器存在的技术问题第19-20页
   ·课题来源和意义第20-21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水下自航行器系统总体设计第23-33页
   ·引言第23页
   ·设计目标与功能要求第23-24页
   ·系统重心-浮心设计第24-26页
   ·结构布局与单元模块划分第26-30页
     ·测量与通讯模块设计第26-27页
     ·驱动与操纵模块设计第27-28页
     ·压载与释放模块设计第28-30页
   ·控制系统布局与单元模块划分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水下自航行器动力学建模研究第33-54页
   ·引言第33页
   ·运动学分析第33-37页
     ·坐标系定义第33-34页
     ·变量定义第34-35页
     ·坐标变换第35-37页
       ·惯性坐标系与动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第35-36页
       ·旋转角速度与姿态角之间的变换关系第36-37页
   ·动力学分析第37-42页
     ·受力分析第38-40页
     ·动力学方程第40-42页
   ·动力学数值仿真第42-48页
     ·仿真算法与流程第42-43页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3-48页
       ·水平面动力学仿真第43-45页
       ·纵垂面动力学仿真第45-47页
       ·空间动力学仿真第47-48页
   ·控制模型简化第48-53页
     ·模型解耦第48-49页
     ·模型线性化第49-51页
       ·航行速度简化模型第50页
       ·水平面动力学简化模型第50页
       ·纵垂面动力学简化模型第50-51页
     ·简化模型仿真与分析第51-53页
       ·水平面运动仿真第51-52页
       ·纵垂面运动仿真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水下自航行器控制系统研究第54-70页
   ·引言第54页
   ·控制系统结构选择第54-55页
   ·CAN总线原理与应用研究第55-59页
     ·CAN总线原理简述第55-57页
     ·CAN总线应用层协议制定第57-58页
     ·CAN总线应用层软件设计第58-59页
   ·控制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第59-64页
     ·总体控制系统体系结构第59-61页
     ·主要模块设计第61-64页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64-67页
   ·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水下自航行器运动控制算法研究第70-97页
   ·引言第70页
   ·运动控制系统结构第70-72页
   ·PID控制器研究第72-75页
     ·PID航速控制器第72-73页
     ·PID航向控制器第73-74页
     ·PID深度/倾角控制器第74-75页
   ·滑模模糊控制器研究第75-96页
     ·模糊控制器简介第75-77页
     ·非模型滑模控制器第77-85页
       ·稳定性分析第79-81页
       ·对干扰的鲁棒性分析第81-82页
       ·对参数变化的鲁棒性分析第82-84页
       ·控制器参数分析第84-85页
     ·滑模模糊控制器设计第85-88页
     ·滑模模糊控制器仿真与试验研究第88-96页
       ·航向控制器仿真与试验第89-92页
       ·深度/倾角控制器仿真与试验第92-95页
       ·滑模模糊控制器跟踪性能研究第95-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六章 水下自航行器着陆策略研究第97-117页
   ·引言第97页
   ·注水自由下沉着陆策略研究第97-101页
     ·着陆速度分析第98-99页
     ·着陆倾角分析第99-101页
   ·下潜到位注水着陆策略研究第101-102页
   ·注水控制着陆策略研究第102-105页
   ·双向规划定点着陆策略研究第105-114页
     ·问题描述第105-106页
     ·定点着陆轨迹规划策略研究第106-108页
     ·轨迹跟踪策略研究第108-114页
       ·视向轨迹跟踪策略研究第108-111页
       ·交叉误差轨迹跟踪策略研究第111-114页
   ·坐底稳定性分析第114-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七章 水下自航行器试验研究第117-131页
   ·引言第117页
   ·控制系统单元试验第117-121页
     ·CAN通信试验第117-119页
     ·运动部件单元试验第119-121页
   ·航行试验研究第121-128页
     ·水平面航行试验第122-124页
     ·纵垂面航行试验第124-128页
   ·水下着陆试验第128-129页
   ·释放压载主体上浮与测量数据发送试验第129-130页
   ·本章小结第130-131页
第八章 全文总结第131-133页
   ·总结第131-132页
   ·工作展望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3页
附录第143-145页
 附录 A第143-145页
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5-146页
致谢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β-Arrestin调控Toll样受体—白介素1受体的信号转导
下一篇:加热炉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