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发展现状与应用研究 | 第13-16页 |
·喷射混凝土的发展 | 第13-14页 |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钢纤维混凝土韧性研究 | 第17-36页 |
·钢纤维混凝土韧性研究 | 第17-20页 |
·能量法 | 第17页 |
·强度法 | 第17页 |
·能量比值法 | 第17-18页 |
·多点特征法 | 第18-20页 |
·各国规范中钢纤维混凝土韧性计算方法 | 第20-23页 |
·美国ASTMC 1018-89标准 | 第20-21页 |
·日本标准(JSCE SF4) | 第21-22页 |
·法国板试验 | 第22-23页 |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 13:89) | 第23页 |
·三分梁弯曲韧性试验 | 第23-29页 |
·三分梁试验过程 | 第24-25页 |
·三分梁试验结果 | 第25-27页 |
·三分梁试验数据分析 | 第27-29页 |
·大板能量试验 | 第29-34页 |
·大板能量试验过程 | 第29-30页 |
·大板能量试验结果 | 第30-33页 |
·大板能量试验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相似模型试验 | 第36-47页 |
·相似模型试验简介 | 第36-39页 |
·模型试验目的 | 第36页 |
·模型试验相似关系确定 | 第36-38页 |
·物理力学参数的相似关系 | 第38-39页 |
·模型材料和实验装置及仪器 | 第39-42页 |
·模型材料 | 第39-40页 |
·实验装置和仪器 | 第40-41页 |
·实验测试内容 | 第41-42页 |
·试验步骤和数据处理 | 第42-45页 |
·试验步骤 | 第42-43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隧道支护钢纤维砼替代挂网砼可行性研究 | 第47-61页 |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的设计方法 | 第47-51页 |
·经验设计方法 | 第47-49页 |
·欧洲规范设计方法 | 第49-50页 |
·中国规范设计方法 | 第50-51页 |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和挂网喷射混凝土承载能力比较 | 第51-56页 |
·欧洲规范设计方法 | 第51-53页 |
·中国规范设计方法 | 第53-56页 |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衬砌厚度检算 | 第56-60页 |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56页 |
·材料参数的选择 | 第56-57页 |
·两种支护方案对比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隧道支护钢纤维砼替代挂网砼经济效益研究 | 第61-79页 |
·钢纤维喷射砼与挂网喷射砼力学性能比较 | 第61页 |
·钢纤维喷射砼与挂网喷射砼施工工艺比较 | 第61-64页 |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施工工艺 | 第61-62页 |
·喷射钢纤维砼与挂网喷射砼施工性能对比 | 第62-64页 |
·钢纤维喷射砼与挂网喷射砼经济效益比较 | 第64-78页 |
·原设计支护方案 | 第64-67页 |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方案 | 第67-69页 |
·工期对比分析 | 第69-73页 |
·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第73-76页 |
·社会效益分析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