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发电及其对系统规划的影响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4页 |
| ·分布式发电产生的背景 | 第10页 |
| ·分布式发电的定义和类型 | 第10-11页 |
| ·当前研究的热点 | 第11-14页 |
| ·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迅速 | 第11-12页 |
| ·微型燃气轮机与燃料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 第12-13页 |
| ·小型分布式热电联供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13-14页 |
| ·广泛结合互为补充是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 | 第14页 |
| ·特点 | 第14-15页 |
| ·分散的资源和需求 | 第14页 |
| ·互为补充提高可靠性 | 第14页 |
| ·节省投资提高效率 | 第14-15页 |
| ·环境友好 | 第15页 |
| ·调峰性能好 | 第15页 |
| ·发展规模和政府支持 | 第15-17页 |
| ·发展规模 | 第15-16页 |
| ·国家承担主体责任 | 第16页 |
| ·绿色电力政策 | 第16-17页 |
| ·政策和技术开发推动热电联供的发展 | 第17页 |
| ·分布式发电装置运行和电网支持 | 第17-19页 |
| ·分布式发电装置的运行 | 第17-18页 |
| ·分布式电力系统 | 第18-19页 |
| ·新型配电系统 | 第19页 |
| ·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 第19-24页 |
| ·可再生能源发电 | 第19-20页 |
| ·燃料电池 | 第20页 |
| ·热电联供 | 第20-21页 |
| ·发展前景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几种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介绍 | 第24-40页 |
| ·太阳能发电系统 | 第24-28页 |
| ·我国太阳能总量估计 | 第24-25页 |
| ·太阳能发电系统介绍 | 第25-26页 |
| ·我国光伏产业的情况 | 第26-27页 |
| ·我国几个主要光伏发电站 | 第27-28页 |
| ·我国中长期光伏并网发电的发展规划 | 第28页 |
| ·燃料电池—有前途的分布式发电技术 | 第28-32页 |
| ·不同燃料电池的特点和市场优势 | 第29页 |
| ·燃料电池在分布式发电市场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 ·总结 | 第31-32页 |
| ·微型燃气轮机 | 第32-40页 |
| ·微型燃气轮机的特点 | 第33-34页 |
| ·微型燃气轮机的发展 | 第34-35页 |
|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与其它发电机组的比较 | 第35-36页 |
| ·微透平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第36-39页 |
| ·总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电力电子技术在分布式发电中的应用 | 第40-46页 |
| ·大功率电力龟子器件的重大进展 | 第40-42页 |
| ·电力电子转换器在分布式发电中的应用 | 第42-46页 |
| ·微型燃气轮机 | 第42-43页 |
| ·风轮机 | 第43-44页 |
| ·光电系统 | 第44-45页 |
| ·燃料电池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规划的研究 | 第46-67页 |
| ·分布式发电对电力系统规划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包含分布式电源的电网规划的思路 | 第47-51页 |
| ·DG在电力网络中的布点规划 | 第48-49页 |
| ·DG的配电网扩展规划 | 第49-51页 |
| ·分布式电源在电力系统中最佳位置的选择 | 第51-60页 |
| ·分布式电源在径向馈线上的最佳位置 | 第52-57页 |
| ·在一个网状系统中分布式电源DG的位置确定 | 第57-60页 |
| ·案例分析 | 第60-67页 |
| ·具有时不变负荷特性的径向馈线 | 第60-62页 |
| ·具有时变负荷特性的径向馈线 | 第62-64页 |
| ·网状系统 | 第64-67页 |
| 第五章 分布式发电对系统运行产生的影响 | 第67-71页 |
| ·分布式发电对线路潮流和网络损耗的影响 | 第67页 |
| ·分布式发电对系统电压的影响 | 第67-69页 |
| ·分布式发电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 第69页 |
| ·分布式发电对系统保护的影响 | 第69-70页 |
| ·其它方面的影响 | 第70-7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总结 | 第71页 |
| ·展望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