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和DSP的输电线路距离保护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人工神经网络在微机保护中应用状况 | 第14-16页 |
·DSP的特点及在微机保护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神经网络原理和算法 | 第20-36页 |
·神经网络介绍 | 第20-22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 | 第22-23页 |
·神经元模型 | 第22-23页 |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结构 | 第23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缺点 | 第23-25页 |
·BP网络和标准BP算法 | 第25-30页 |
·改进BP算法 | 第30-34页 |
·加动量法 | 第30-31页 |
·自适应学习率 | 第31页 |
·连接权重的选择 | 第31-32页 |
·LM算法 | 第32-34页 |
·神经网络在MATLAB中的实现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模型 | 第36-55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36-41页 |
·傅氏算法 | 第36-37页 |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 第37-38页 |
·数字滤波器 | 第38-41页 |
·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介绍 | 第41页 |
·仿真系统参数 | 第41-42页 |
·采用的神经网络模型 | 第42-43页 |
·振荡判别子网络(ANN1) | 第43-49页 |
·震荡的产生及其特点 | 第43-44页 |
·系统振荡的仿真 | 第44页 |
·基于电流的特征量选取 | 第44-46页 |
·震荡判别子网络构建 | 第46-47页 |
·训练样本集和检验结果 | 第47-49页 |
·故障检测和选相子网络(ANN2) | 第49-51页 |
·故障定位子网络(ANN3)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保护装置硬件设计 | 第55-66页 |
·采用的DSP芯片介绍 | 第55-56页 |
·装置硬件系统结构设计 | 第56-57页 |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第57-65页 |
·电源设计 | 第57-58页 |
·存储器扩展设计 | 第58-59页 |
·模拟量采样模块设计 | 第59-60页 |
·开关量输入输出设计 | 第60-61页 |
·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 第61-63页 |
·通讯模块设计 | 第63-64页 |
·时钟电路设计 | 第64-65页 |
·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保护装置软件设计 | 第66-80页 |
·DSP软件编程特点 | 第66-69页 |
·开发平台工具 | 第66-67页 |
·DSP文件格式 | 第67-68页 |
·定点数计算和精度选取 | 第68页 |
·专门指令 | 第68-69页 |
·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69-70页 |
·其它主要模块设计 | 第70-77页 |
·中断设计 | 第70-71页 |
·中断采样程序设计 | 第71-72页 |
·数字滤波程序设计 | 第72-74页 |
·故障处理子程序设计 | 第74-75页 |
·串行通讯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第75页 |
·录波处理程序的设计 | 第75-76页 |
·LCD显示程序设计 | 第76-77页 |
·系统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77-78页 |
·看门狗定时器实现软件抗干扰 | 第77-78页 |
·指令冗余 | 第78页 |
·软件陷阱 | 第78页 |
·信息冗余 | 第78页 |
·数字滤波 | 第78页 |
·系统调试和程序烧录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80-81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