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论文--数学勘探论文

南京城市地质立体填图数据库及三维表达

前言第1-14页
第一章 城市地质调查概述第14-23页
   ·城市地质调查的概念第14页
   ·国外城市地质调查概况第14-19页
     ·历史第14-16页
     ·现状第16-19页
     ·发展趋势第19页
   ·国内城市地质调查概况第19-21页
   ·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第21-22页
   ·城市地质调查的技术方法第22-23页
第二章 数据特征和系统分析第23-29页
   ·南京地区城市地质概况第23-24页
     ·地貌特征第23页
     ·区域地质背景第23-24页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第24页
   ·南京城市地质立体填图的数据特征第24-25页
   ·用户需求分析第25页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功能分析第25-26页
   ·数据作业流程第26-29页
第三章 原始数据的整理第29-47页
   ·数据整理的方法第29-30页
   ·南京地方坐标的转换第30-31页
   ·简明综合地层表的设计第31-36页
   ·数据整理卡片的设计第36-44页
   ·数据整理的术语第44-47页
第四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总体设计第47-55页
   ·运行模式的选择第47页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第47-49页
   ·操作系统的选择第49-50页
   ·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第50-52页
   ·用户界面设计第52-53页
   ·算法设计第53页
   ·数据库设计第53-55页
第五章 数据库结构设计第55-69页
   ·数据库的总体结构第55-56页
   ·实体的属性和表结构第56-69页
     ·综合地层实体第56-57页
     ·岩土工程类型实体第57-58页
     ·综合水文地质实体第58页
     ·数据来源实体第58-59页
     ·测区实体第59-60页
     ·测点实体第60-61页
     ·侵入岩实体第61-63页
     ·断层实体第63-64页
     ·溶洞实体第64-65页
     ·地下工程实体第65-67页
     ·测点分层实体第67-69页
第六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现第69-78页
   ·数据库结构的实现第69页
   ·系统功能的实现第69-78页
     ·公共操作模块第69-71页
     ·系统登录模块第71页
     ·用户管理模块第71页
     ·浏览记录模块第71-73页
     ·维护记录模块第73页
     ·查询记录模块第73-75页
     ·输出记录模块第75页
     ·报表模块第75-78页
第七章 三维数据模型概述第78-87页
   ·体元充填模型第78-80页
     ·栅格模型第78页
     ·八叉树模型第78-79页
     ·四面体模型第79页
     ·三棱柱模型第79页
     ·单纯形模型第79-80页
   ·矢量模型第80-82页
     ·线框表示法第80-81页
     ·实体模型第81页
     ·形式化数据结构第81页
     ·V3D模型第81-82页
     ·表面剖分模型第82页
   ·集成模型第82-84页
     ·TIN与CSG的集成第82-83页
     ·TEN与Octree的集成第83页
     ·矢量与栅格的集成第83-84页
   ·分析型模型第84页
   ·地质体的三维数据模型第84-87页
     ·地质体的特点第84-85页
     ·三维地质数据的特点第85-86页
     ·数据模型的选择第86-87页
第八章 三维可视化表达方法第87-96页
   ·三维图形的观察流程第87-88页
   ·坐标系统第88-90页
   ·观察变换第90-91页
   ·投影变换第91-92页
   ·从窗口到视区的变换第92-93页
   ·消隐处理第93-96页
第九章 立体填图的三维可视化表达第96-111页
   ·数据模型第96-97页
   ·网格化插值第97-98页
     ·网格结点的间距第97页
     ·网格结点的属性值第97-98页
   ·趋势面拟合第98-105页
   ·图形变换第105-106页
     ·平移变换第105页
     ·投影变换第105-106页
   ·图形生成第106-111页
     ·消隐处理第106页
     ·图形显示第106-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
下一篇:基于软测量技术的精馏塔优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