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一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概述 | 第9-16页 |
(一)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概念 | 第9页 |
(二)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法律渊源 | 第9-13页 |
1、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国际法渊源 | 第9-12页 |
2、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国内法渊源 | 第12-13页 |
(三)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法律性质 | 第13-16页 |
二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分析 | 第16-25页 |
(一)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范围 | 第16页 |
(二)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原则 | 第16-19页 |
1、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和便利合法贸易相结合原则 | 第16-17页 |
2、“主动保护”与“被动保护”相结合原则 | 第17页 |
3、担保与反担保相结合的原则 | 第17-18页 |
4、商业性侵权货物的有限豁免原则 | 第18页 |
5、不受理当事人之间民事争议的原则 | 第18-19页 |
6、保守商业秘密的原则 | 第19页 |
(三)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程序 | 第19-25页 |
1、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 | 第19-21页 |
2、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措施的申请 | 第21-22页 |
3、在口岸扣留涉嫌侵权货物 | 第22页 |
4、海关对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的调查 | 第22-23页 |
5、海关对侵权嫌疑货物和担保的处理 | 第23-25页 |
三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与国际和国外立法的比较 | 第25-34页 |
(一)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与《TRIPS》协议的比较 | 第25-29页 |
(二)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与欧盟的比较 | 第29-31页 |
(三)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和日本的比较 | 第31-34页 |
四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还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 第34-42页 |
(一)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还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1、现行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出口检查制度不尽合理 | 第34-35页 |
2、实体法上相关规定不明确,海关执法缺乏依据 | 第35-37页 |
3、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执法程序不够具体 | 第37-38页 |
(二)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发展方向 | 第38-42页 |
1、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法律意识 | 第38-39页 |
2、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促进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 | 第39-40页 |
3、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法律法规 | 第40页 |
4、建立程序简便、责任明确的执法程序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