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引 言 | 第7-9页 |
| 第1章 行政区划与政区的设置 | 第9-20页 |
| ·行政区划的基本概念 | 第9-10页 |
| ·行政区划的定义 | 第9-10页 |
| ·我国现行行政区划的类型 | 第10页 |
| ·我国行政区划的发展变化 | 第10-17页 |
| ·历史上的政区演化 | 第10-14页 |
| ·我国行政区划演变的基本规律 | 第14-17页 |
| ·行政区划分的影响因素 | 第17-20页 |
| ·政治因素 | 第17-18页 |
| ·经济因素 | 第18页 |
| ·历史因素 | 第18页 |
| ·自然地理因素 | 第18-19页 |
| ·民族因素 | 第19页 |
| ·行政组织管理因素 | 第19-20页 |
| 第2章 经济发展空间:行政区与经济区 | 第20-31页 |
| ·区域发展的空间原理 | 第20-22页 |
| ·区位理论 | 第20-21页 |
| ·空间相互作用原理 | 第21-22页 |
| ·行政区划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 第22-26页 |
| ·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对行政区划的影响 | 第22-23页 |
| ·行政区划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行政区经济现象 | 第23-26页 |
| ·行政区划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及解决 | 第26-31页 |
| ·解决经济发展与政区矛盾的新契机 | 第26-27页 |
| ·前人的探讨:关于都市圈行政区划与经济的现有研究 | 第27-29页 |
| ·在都市圈内实现城市化、行政区划、经济发展的共同进步 | 第29-31页 |
| 第3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政区约束 | 第31-43页 |
|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再造福建的必然选择 | 第31-36页 |
| ·从“繁荣带”到“经济区” | 第31-34页 |
| ·海峡西岸经济区,八闽发展的新定位 | 第34-36页 |
|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框架 | 第36-38页 |
| ·对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期望 | 第36页 |
| ·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渠道 | 第36-38页 |
|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打破政区约束 | 第38-43页 |
| ·行政区划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约束 | 第38-39页 |
| ·海峡西岸经济区后续发展需要突破行政区划约束 | 第39-43页 |
| 第4章 克服政区约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第43-54页 |
| ·改革市管县体制 | 第43-47页 |
| ·市管县体制的局限性 | 第43-45页 |
| ·改革的措施 | 第45-47页 |
| ·闽东南城市密集区行政区划改革问题 | 第47-54页 |
| ·闽东南城市密集区行政区划改革的必要性 | 第47-50页 |
| ·具体改革措施的初步建议 | 第50-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致 谢 | 第56-57页 |
| 个人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