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明代昆山、太仓作家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绪论第9-15页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有关研究现状第9-11页
 二、研究方法及有关概念的说明第11-13页
 三、明代昆山、太仓作家历时性描述第13-15页
第一章 明前期(洪武-景泰)作家第15-32页
 第一节 铁崖派弟子:袁华、吕诚第15-20页
  一、杨维桢、顾瑛影响下的作家群第15-16页
  二、“昆山多才子”——袁华、吕诚第16-20页
 第二节 元末明初的诗人:卢熊、郭翼、史谨、偶桓第20-24页
  一、玉山草堂客——卢熊、郭翼第20-22页
  二、明初自一家——史谨、偶桓第22-24页
 第三节 景泰诗人沈愚、叶盛第24-32页
  一、景泰才子沈愚第24-26页
  二、忠廉名臣叶盛第26-27页
  三、昆山叶氏藏书世家第27-29页
  四、叶盛的作品第29-32页
第二章 明中叶(天顺-正德)作家第32-41页
 第一节 平正之音——周伦、柴奇第32-37页
  一、不脱台阁体旧习——周伦第32-34页
  二、平易无华也堪吟——柴奇第34-37页
 第二节 娄东三凤和昆山三隽第37-41页
  一、娄东三凤第38-39页
  二、昆山三隽第39-41页
第三章 明后期(嘉靖-万历)作家(上)第41-62页
 第一节 “浣纱”之父梁辰鱼与昆曲第41-54页
  一、诗曲全才梁辰鱼第41-46页
  二、昆曲探源第46-48页
  三、吴越兴亡观《浣纱》第48-52页
  四、昆山派第52-54页
 第二节 昆山归有光、归子慕家族第54-62页
  一、震川先生归有光第54-56页
  二、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归有光散文第56-59页
  三、澹泊学陶:归子慕、归昌世第59-62页
第四章 明后期(嘉靖-万历)作家(下)第62-78页
 第一节 独领文坛二十载——王世贞第62-69页
  一、“后七子”之首第62-65页
  二、追求复古的文学观和宏富广博的文学创作第65-69页
 第二节 王世贞影响下的诗人:王世懋、俞允文等第69-73页
  一、对后七子诗论的纠正和突破——王世懋第69-70页
  二、广五子之首俞允文第70-73页
 第三节 太仓王锡爵、王衡家族第73-78页
  一、榜眼父子王锡爵、王衡第73-75页
  二、娄东画家王时敏及王氏流风第75-78页
第五章 明末(泰昌-崇祯)及明遗民作家第78-89页
 第一节 张溥、张采与复社第78-83页
  一、复社领袖张溥、张采第78-80页
  二、二张交往与复社的形成、发展第80-83页
 第二节 顾炎武、归庄等遗民诗人第83-89页
  一、志在复明、壮心不已——顾炎武第83-86页
  二、狂士没路、长歌当哭——归庄第86-89页
结语第89-91页
附录一: 明代昆山、太仓作家小传第91-103页
附录二: 明代昆山、太仓作家诗文别集叙录第103-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一览第120-121页
后记第121-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VV”类动结式的自主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下一篇:南宋杭州的市民文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