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1 前言第9-13页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问题的提出第11页
   ·研究的目的第11-13页
2 文献回顾第13-27页
   ·抑郁第13-18页
     ·抑郁及其分类第13-15页
       ·抑郁产生的原因第15-17页
       ·抑郁的治疗第17-18页
   ·抑郁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第18-21页
     ·抑郁与自我概念第18-19页
     ·抑郁与社会支持水平第19-21页
   ·团体辅导及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的作用研究第21-25页
     ·团体辅导第21-24页
     ·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的作用研究第24-25页
   ·综述第25-27页
3 研究设计第27-31页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27页
   ·研究的内容第27-28页
   ·研究方法第28-29页
   ·测量工具第29页
   ·研究的程序和步骤第29页
   ·统计分析第29-31页
4 大学生抑郁体验状况及其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第31-42页
   ·研究目的第31页
   ·研究方法第31-33页
     ·被试的选择第31页
     ·测验实施的基本情况第31页
     ·研究工具第31-32页
     ·统计方法第32-33页
   ·结果与讨论第33-42页
     ·研究工具的信度分析第33-34页
     ·被试基本情况分析第34-35页
     ·大学生抑郁体验的基本状况分析第35-36页
     ·大学生自我概念及社会支持水平的基本状况分析第36-39页
     ·抑郁体验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研究第39-40页
     ·自我概念、社会支持水平与抑郁体验的关系模型第40-42页
5 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抑郁状况的作用研究第42-57页
   ·研究目的第42页
   ·研究方法第42-43页
     ·被试第42-43页
     ·实验处理的分配第43页
     ·统计方法第43页
   ·实验安排第43-45页
     ·团体辅导基本事宜第43-44页
     ·团体辅导的方案第44-45页
     ·后测的实施第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57页
     ·被试基本情况分析第45-46页
     ·各组被试在后测中在变量上的差异比较第46-50页
     ·各组被试在前后测中的得分差异比较第50-52页
     ·对5个小组的差异进行比较第52-57页
6 讨论第57-64页
   ·大学生抑郁体验的状况第57-58页
   ·抑郁体验与自我概念和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性第58-60页
   ·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于改善抑郁的作用第60-63页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和未来研究的方向第63-64页
7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1: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活动方案第69-83页
附录2:团体辅导访谈提纲第83-86页
附录3:团体氛围自我评价量表第86-87页
附录4:测量问卷第87-96页
后记第96-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田排水指标与排水工程最优规模的研究
下一篇: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实时监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