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MM的国内软件企业软件过程改进研究
第1章 引言 | 第1-11页 |
1.1 问题的由来 | 第7-8页 |
1.2 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8-9页 |
1.3 解决问题的方法 | 第9-11页 |
第2章 软件过程改进及CMM产生的背景 | 第11-21页 |
2.1 软件过程改进概念 | 第11页 |
2.2 CMM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1-13页 |
2.3 CMM简介 | 第13-21页 |
2.3.1 CMM的成熟度等级 | 第13-14页 |
2.3.2 CMM等级的组成结构 | 第14-16页 |
2.3.3 CMM和其他标准(规范)的比较 | 第16-21页 |
第3章 我国软件产业分析及CMM在我国的现状 | 第21-26页 |
3.1 国内软件产业现状 | 第21-23页 |
3.2 CMM在中国的现状 | 第23-24页 |
3.3 小结 | 第24-26页 |
第4章 一种基于CMM的软件过程改进框架的探讨 | 第26-45页 |
4.1 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4.2 此框架与CMM2-3各KPA的映射关系 | 第28页 |
4.3 此框架关键过程域的详细阐述 | 第28-45页 |
4.3.1 需求管理过程域 | 第29-30页 |
4.3.2 项目计划管理过程域 | 第30-33页 |
4.3.3 项目计划跟踪和监督管理过程域 | 第33-35页 |
4.3.4 项目关闭管理过程域 | 第35-36页 |
4.3.5 需求开发过程域 | 第36-37页 |
4.3.6 系统设计过程域 | 第37-40页 |
4.3.7 编码与测试过程域 | 第40-42页 |
4.3.8 系统测试过程域 | 第42-43页 |
4.3.9 用户验收过程域 | 第43-45页 |
第5章 关于本框架实施的几点建议 | 第45-56页 |
5.1 关于软件配置管理 | 第45-48页 |
5.2 关于软件工程过程组 | 第48-52页 |
5.2.1 软件工程过程组的建立 | 第48-50页 |
5.2.2 软件工程过程组工作的展开 | 第50-52页 |
5.3 关于软件质量保证(SQA) | 第52-54页 |
5.4 关于本方法的使用 | 第54-5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总结 | 第56页 |
6.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