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立题背景和目标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的关键问题 | 第14-16页 |
·论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论文主要贡献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第18-39页 |
·主动网体系结构 | 第18-24页 |
·主动网体系结构的提出 | 第18-19页 |
·主动网体系结构的主要目标 | 第19-20页 |
·主动网的基本原则 | 第20页 |
·主动网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主动网体系结构框架 | 第21-23页 |
·主动网的实现方式 | 第23页 |
·主动网体系结构评价 | 第23-24页 |
·IP 多播基础 | 第24-35页 |
·IP 多播概述 | 第24-25页 |
·IP 多播分类 | 第25-26页 |
·IP 多播拥塞控制 | 第26-35页 |
·基于主动网的多播 | 第35-38页 |
·主动多播基础 | 第36-37页 |
·本论文的研究特点及应用分析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基于主动网的分层多播服务模型研究 | 第39-49页 |
·基于主动网的分层多播服务模型(ALMSM) | 第39-40页 |
·主动网封装报文协议(ANEP) | 第40页 |
·主动标记分层 | 第40-41页 |
·优先级分层传输机制 | 第41-43页 |
·分层传输优先级的定义 | 第41-42页 |
·分层优先级的判别 | 第42页 |
·分层过滤方法 | 第42页 |
·拥塞检测及响应方法 | 第42-43页 |
·主动分层多播服务模型框架 | 第43-44页 |
·与下一代网络服务体系结构的关系 | 第44-45页 |
·主动分层多播服务模型关键技术的形式描述 | 第45-49页 |
·MSC 简介 | 第45-46页 |
·主动分层多播服务模型的形式描述 | 第46-47页 |
·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模型的形式描述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主动网的多播拥塞控制关键技术 | 第49-56页 |
·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概述 | 第49页 |
·反馈控制机制与算法 | 第49-51页 |
·反馈控制基本概念 | 第50页 |
·逐跳反馈控制机制描述 | 第50-51页 |
·逐跳反馈控制算法 | 第51页 |
·逐跳交互信令机制与算法 | 第51-53页 |
·逐跳交互信令机制 | 第51-52页 |
·逐跳交互信令算法的描述 | 第52-53页 |
·TCP 友好可用带宽的主动测量 | 第53-54页 |
·主动速率控制机制与算法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一种基于主动网的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 | 第56-66页 |
·ANLMCC 方案概述 | 第56-57页 |
·主动分层多播服务模型 | 第57-58页 |
·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ANLMCC) | 第58-61页 |
·系统模型 | 第58页 |
·实现机制 | 第58-61页 |
·仿真实验 | 第61-63页 |
·仿真环境 | 第61-62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2-63页 |
·ANLMCC 方案在因特网中的实现方法 | 第63-64页 |
·ANLMCC 方案的可用性分析 | 第63页 |
·实现技术研究 | 第63-64页 |
·与相关研究工作的比较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逐跳TCP 友好的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 | 第66-77页 |
·HTALM 方案概述 | 第66-67页 |
·主动分层多播服务模型 | 第67页 |
·主动分层多播方案(HTALM) | 第67-73页 |
·主动分组封装格式 | 第68页 |
·标记分层与优先级分层传输机制 | 第68-69页 |
·逐跳链路可用带宽的测量 | 第69-72页 |
·主动速率控制机制 | 第72-73页 |
·仿真实验 | 第73-75页 |
·仿真环境 | 第73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3-75页 |
·与相关研究工作的比较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七章 基于效用分层策略的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 | 第77-87页 |
·DL-AALM 方案概述 | 第77-78页 |
·主动分层多播服务模型 | 第78-80页 |
·主动分组封装格式 | 第78-79页 |
·标记分层与优先级分层传输机制 | 第79-80页 |
·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DL-AALM) | 第80-83页 |
·适应性效用分层 | 第80-81页 |
·逐跳反馈归并算法 | 第81-82页 |
·主动速率控制算法 | 第82-83页 |
·仿真实验 | 第83-85页 |
·仿真环境 | 第83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83-85页 |
·与相关研究工作的比较 | 第85-86页 |
·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八章 主动分层多播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87-94页 |
·系统实现基础 | 第87-89页 |
·ANTS 系统概述 | 第87-88页 |
·基于ANTS 系统的主动多播服务 | 第88-89页 |
·基于ANTS 系统的主动分层多播的设计和实现 | 第89-92页 |
·主动分层多播ANLM | 第89-90页 |
·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系统ANLMCC | 第90-92页 |
·主动分层多播系统的分析 | 第92-93页 |
·功能分析 | 第92页 |
·性能分析 | 第92-93页 |
·ANLMCC 原型系统的特点 | 第93页 |
·小结 | 第93-94页 |
第九章 结束语 | 第94-97页 |
·论文的贡献和创新之处 | 第94-95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5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106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