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 ·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 | 第10-13页 |
| ·国际范围内制造技术的发展和MES 的出现 | 第10-12页 |
| ·国内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第12页 |
| ·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和管理模式 | 第12-13页 |
| ·论文选题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4-15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车间调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第17-26页 |
| ·车间调度问题的描述与定义 | 第17-18页 |
| ·车间调度问题的分类及其特点 | 第18-20页 |
| ·车间调度问题的分类 | 第18-19页 |
| ·实际车间调度的特点 | 第19-20页 |
| ·各种车间调度问题的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 ·数学规划方法 | 第20页 |
| ·启发式搜索方法 | 第20-21页 |
| ·基于DEDS 的解析模型方法 | 第21页 |
| ·系统仿真方法 | 第21-22页 |
| ·人工智能方法 | 第22页 |
| ·计算智能方法 | 第22页 |
| ·基于启发规则的调度方法 | 第22-23页 |
| ·车间调度策略和框架的研究 | 第23页 |
| ·Petri 网在系统建模和车间调度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基于规则约束着色Petri网的车间调度模型 | 第26-40页 |
| ·Petri 网的基本概念 | 第26-27页 |
| ·普通Petri 网 | 第26页 |
| ·状态标识 | 第26-27页 |
| ·变迁规则 | 第27页 |
| ·Petri 网的图表示和简单示例 | 第27-30页 |
| ·普通Petri 网建模的特点和不足 | 第28页 |
| ·着色Petri 网 | 第28-30页 |
| ·着色Petri 网 | 第29页 |
| ·状态标识 | 第29页 |
| ·变迁规则 | 第29-30页 |
| ·车间生产的着色Petri 网模型抽象 | 第30-34页 |
| ·生产车间布局介绍 | 第30-31页 |
| ·生产车间的Petri 网抽象 | 第31-32页 |
| ·生产车间的着色Petri 网简单实例 | 第32-34页 |
| ·着色Petri 网系统中规则约束的引入 | 第34-38页 |
| ·多品种单件小批量车间生产的特点 | 第34页 |
| ·变迁中规则约束的引入 | 第34-38页 |
| ·规则型调度方法 | 第35-37页 |
| ·变迁中调度规则库的作用 | 第37-38页 |
| ·模型中冲突的分析与解除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基于组件技术的MES车间调度服务器 | 第40-48页 |
| ·车间生产调度模块的系统分析 | 第40-44页 |
| ·MES 的功能介绍 | 第40-41页 |
| ·MES 的敏捷性分析 | 第41页 |
| ·分布式组件技术在MES 中的应用 | 第41-42页 |
| ·基于组件的MES 车间调度模块的集成性分析 | 第42-44页 |
| ·物理位置上的信息集成 | 第42-43页 |
| ·MES 功能模块之间的集成 | 第43页 |
| ·车间调度与MRP-II、PDM 和车间…控制的集成 | 第43-44页 |
| ·规则约束着色Petri 网车间调度模型的组件封装 | 第44-46页 |
| ·车间调度系统的数据流程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系统原型的开发与实现 | 第48-58页 |
| ·系统平台 | 第48页 |
| ·关键技术 | 第48-50页 |
| ·COM 软总线 | 第48-49页 |
| ·标准二进制接口 | 第49页 |
| ·调度模块与MRP-II,PDM 的集成 | 第49-50页 |
| ·功能介绍 | 第50-57页 |
| ·工作中心接口(IWorkCenter) | 第50-53页 |
| ·车间事务控制接口(IShopManager) | 第53-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