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办公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工作流技术综述 | 第11-23页 |
1.1 工作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第11-12页 |
1.2 工作流技术相关概念及关系 | 第12-15页 |
1.3 工作流管理系统 | 第15-18页 |
1.3.1 工作流管理系统 | 第15-16页 |
1.3.2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类 | 第16-18页 |
1.4 工作流技术的研究 | 第18-23页 |
1.4.1 工作流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2 工作流技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9-21页 |
1.4.3 工作流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2 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 | 第23-32页 |
2.1 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 第23-24页 |
2.2 工作流参考模型 | 第24-25页 |
2.3 工作流模型 | 第25-26页 |
2.4 工作流执行服务和工作流引擎 | 第26-28页 |
2.5 工作流管理系统客户端功能 | 第28-32页 |
2.5.1 工作流客户应用 | 第28-30页 |
2.5.2 工作流客户应用接口 | 第30页 |
2.5.3 直接启用应用 | 第30-32页 |
3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 第32-45页 |
3.1 办公自动化系统综述 | 第32-33页 |
3.1.1 办公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 第32页 |
3.1.2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第32-33页 |
3.2 工作流技术与办公自动化 | 第33-38页 |
3.2.1 工作流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 第33-35页 |
3.2.2 工作流技术在应用中的实施 | 第35-37页 |
3.2.3 采用工作流技术的优势 | 第37-38页 |
3.3 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工作流模型 | 第38-45页 |
3.3.1 组织模型 | 第38-40页 |
3.3.2 访问控制模型 | 第40-42页 |
3.3.3 过程模型 | 第42页 |
3.3.4 资源模型 | 第42-43页 |
3.3.5 信息模型 | 第43-45页 |
4 防汛抗早指挥部办公室政务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78页 |
4.1 防汛抗早指挥部办公室政务办公系统设计 | 第45-56页 |
4.1.1 项目背景 | 第45页 |
4.1.2 系统设计目标 | 第45-46页 |
4.1.3 系统体系结构 | 第46-48页 |
4.1.4 系统应用框架 | 第48-53页 |
4.1.5 系统功能设计 | 第53-54页 |
4.1.6 系统功能特点 | 第54-56页 |
4.2 工作流管理子系统设计和实现 | 第56-67页 |
4.2.1 工作流管理子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56-57页 |
4.2.2 工作流管理子系统的主要特点 | 第57-58页 |
4.2.3 工作流管理子系统的运行过程 | 第58-60页 |
4.2.4 工作流管理子系统设计和实现 | 第60-67页 |
4.3 公文流转子系统中的工作流模型设计和实现 | 第67-71页 |
4.3.1 公文流转过程模型 | 第67-69页 |
4.3.2 工作流管理的用户接口及执行过程 | 第69-71页 |
4.4 其他工作流模型系统设计和实现 | 第71-77页 |
4.4.1 组织管理子系统 | 第71-73页 |
4.4.2 访问控制子系统 | 第73-75页 |
4.4.3 申请审批子系统 | 第75-76页 |
4.4.4 信息发布子系统 | 第76-77页 |
4.5 系统异常处理 | 第77-78页 |
5 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系统 | 第78-80页 |
5.1 项目背景 | 第78页 |
5.2 工作流系统复用 | 第78-80页 |
6 结束语 | 第80-83页 |
6.1 总结 | 第80-81页 |
6.2 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