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会计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9页 |
一、资产减值会计发展过程比较 | 第9-15页 |
(一) 美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 | 第9-11页 |
(二) 国际会计准则机构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 | 第11-12页 |
(三)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 | 第12-15页 |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计量比较 | 第15-30页 |
(一) 资产减值会计涉及的资产范围比较 | 第15-16页 |
(二) 资产减值的确认比较 | 第16-21页 |
1. 确认基本原则比较 | 第16-18页 |
2. 减值判断的时间及迹象比较 | 第18-21页 |
(三) 资产减值的计量比较 | 第21-24页 |
1. 几种常见的资产计量属性 | 第21页 |
2. 资产减值的计量标准 | 第21-22页 |
3. 各国资产减值计量标准的比较 | 第22-24页 |
(四) 资产组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比较 | 第24-30页 |
1. 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第24-25页 |
2.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第25-26页 |
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第26-30页 |
三、己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的比较 | 第30-34页 |
(一) 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第30-31页 |
(二)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第31页 |
(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第31-34页 |
四、商誉减值损失比较 | 第34-39页 |
(一) 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第34-35页 |
(二)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第35-36页 |
(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第36-39页 |
五、资产减值会计披露的比较 | 第39-42页 |
(一) 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第39-40页 |
(二)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第40页 |
(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45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