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我国民法中的物权救济模式 | 第11-20页 |
一、 传统民法中的物权救济模式 | 第11-12页 |
二、 关于物权救济模式的立法争论 | 第12-14页 |
三、 从《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所见的物权救济模式 | 第14-20页 |
(一) 《物权法》中的物权救济方式 | 第14-15页 |
(二) 《侵权责任法》中的物权救济方式 | 第15-17页 |
(三) 我国民法中的物权救济模式 | 第17页 |
(四) 物权救济竞合模式对《侵权责任法》的挑战 | 第17-18页 |
(五) 从解释论的角度看《侵权责任法》中的物权救济方式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侵权责任方式与物权救济 | 第20-30页 |
一、 《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 | 第20-22页 |
(一)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与归责原则 | 第20页 |
(二) 《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 | 第20-22页 |
二、 关于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适用的归责原则的三种意见 | 第22-23页 |
(一) 适用过错责任、过错推定或者严格错责任 | 第22页 |
(二) 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 第22-23页 |
(三) 直接适用《侵权责任法》第 2 条 | 第23页 |
三、 上述三种意见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一) 第一种意见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二) 第二种意见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三) 第三种意见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四、 如何确定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适用的归责原则 | 第26-30页 |
第三章 《侵权责任法》和《物权法》在物权救济上的适用关系 | 第30-34页 |
一、 侵权责任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的竞合 | 第30-31页 |
二、 损害赔偿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的聚合 | 第31-32页 |
三、 引致关系 | 第32-34页 |
第四章 《侵权责任法》中的物权救济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4-38页 |
一、 《侵权责任法》在物权救济适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 第34-36页 |
(一) 对归责原则的规定不够圆满 | 第34-35页 |
(二) 物权救济竞合模式的法律效果不明显 | 第35页 |
(三) 未对停止侵害等责任方式与诉讼时效的关系做出特别规定 | 第35-36页 |
二、 《侵权责任法》中的物权救济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对《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的完善 | 第38-40页 |
一、 通过法律解释弥补《侵权责任法》的漏洞 | 第38-39页 |
二、 修改法律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页 |